健康養身★事半功倍! 中西醫合治腦創傷

事半功倍! 中西醫合治腦創傷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51歲的蔡先生,三年前由2樓的高處跌落,緊急送醫時,昏迷指數為6分,腦部電腦斷層影像顯示右側大腦硬腦膜下出血、左顳硬腦膜下出血及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枕骨骨折等。隨即插管並由腦創傷中心進行開顱減壓手術及清除腦部血塊,因病情逐漸改善,開始接受復健治療,之後也會診中醫進行電針治療。經過半年西醫合併中藥、針灸調養,頭暈、右側面癱及記憶力、右下肢行走無力等症狀逐漸改善,說話語音較清且喝水嗆咳的次數減少,已於去年重返職場。
衛福部統計自2009年至2013年間,事故傷害皆為台灣十大死因的第六位;運輸事故與跌倒(落)意外就佔所有事故傷害的七成。以常見的腦外傷後頭暈為例,常表現為自身活動不穩、視物旋轉感、畏光、拒動,常伴有噁心、嘔吐及胸悶、心慌、汗出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
依據中醫辨證論治的精神,中醫治療腦外傷概略可分為三個階段:初期以化瘀通絡為主,常出現頭痛,伴時有頭暈、舌質青紫、舌底脈絡有瘀斑、苔薄白、脈細澀等症,可選用通竅活血湯加減,改善腦部循環以減少腦部缺血損傷區域擴大。中期以平肝潛陽為先,常出現頭部悶痛、頭暈目眩、心悸.每因煩勞惱怒後症狀加重,舌質暗紅、苔薄黃、脈弦等症,可選用天麻鉤藤飲加減。 後期則以豁痰開竅、逐瘀通絡為目標,常見頭痛綿綿不休、頭暈、耳鳴、失眠、健忘、倦怠乏力,舌質淡青、苔白膩、脈滑,可選用血府逐瘀湯合二陳湯加減,藉中醫調養改善腦創傷後遺症相關症狀。
病人於日常生活中,可選擇四神聰、太陽、率谷、風池、安眠等穴進行穴位指壓按摩。四神聰能清頭目、安神,善治頭部巔頂之疾;太陽穴能祛頭風、明眼目,以治頭痛、眩暈之症;率谷穴專治偏頭痛;風池穴治枕部頭痛;安眠穴有鎮靜作用,主治失眠、眩暈、頭痛。腦創傷中心發現,腦創傷病人於住院期間,可於急性期或術後藉由針灸治療改善腦部發炎狀態;病程中後期或出院後,可於西醫、復健治療同時,合併中藥、針灸治療,藉由中醫調理體質的方式,改善腦創傷病況,並減少後遺症對病人生活作息的影響,甚至可協助病人重返職場工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93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漢他病毒是人畜共通傳染病的一種,會因呼吸道吸入鼠類分泌物之飛沫導致感染,包括接觸遭病毒污染的污染物、被帶病毒的齧齒動物咬到都可能埋下感染的危險因子。疾管署表示,一旦感染漢他病毒,不僅會出現發燒、腸胃道症狀、腎功能異常等,漢他病毒出血熱併腎症候群」症狀,也可能造成發燒、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灣於2018年邁向高齡社會,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15%,亦即有350萬人飽受著關節疼痛之苦,58歲以上長者,每5人中就有1人有關節退化問題;70歲以上老人更有70%以上罹患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其中女性患者較多於男性。近年因國人生活飲食作息的改變,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肺癌已經成為新國病,多年來,名列癌症死因的第1位,原因在於3分之2患者確診時都是晚期,多名學者醫師於昨(28)日上午公開呼籲,衛福部早日鬆綁法規,讓診所、健診中心,甚至巡迴車都能設置低劑量電腦斷層,讓更多肺癌患者得以提早確診。 立院衛環委員會28日上午舉行「為早期發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當家長發現家中孩子出現瞇眼看電視的情況時,檢查後往往已經有假性近視或輕度近視,需要點散瞳劑觀察近視度數是否有得到控制,然而,孩子點了散瞳劑之後會出現畏光、不舒服等狀況,讓孩子哭鬧著不想點散瞳劑,難道控制兒童近視的方式只有這種嗎?晶愛眼科診所醫師陳逸川表示,目前成效與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