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智者宅在家如何避免惡化? 專家列注意事項

失智者宅在家如何避免惡化? 專家列注意事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配合政府新冠肺炎防疫政策,在全國三級警戒的情形下,失智症病人必須暫停參加日間照護活動,也無法前往失智據點,必須盡量減少外出。生活型態的改變,對於病人與家屬都是很大的挑戰。新竹臺大分院神經部程郁文醫師整理一些在疫情當中維持失智症病人與照顧家屬健康的小撇步,協助大家平安走過疫情!

建立勤洗手  環境多消毒

程郁文醫師建議,首先協助病人建立勤洗手的生活習慣,像是陪著病人、多示範幾次正確洗手的步驟,並在廁所、進門入口、餐廳等位置貼上提醒洗手的標語或標誌,提醒病人多多洗手;第二加強環境消毒,由於失智症病人有時較難遵守個人清潔的規則,家屬也可以加強家中的環境消毒,減少交叉感染。若是不得已需要出門,請多多提醒病人正確配戴口罩,返家之後記得洗手,並儘速換下外出的衣服。

最後,則是維持與家人朋友的社交互動,雖然不能出門,但可以利用電話、視訊等方式,維持病人跟家人朋友間的情感交流,固定時間、穩定的社交互動可以協助穩定病人的情緒。

維持規則運動  進行喜歡的日常

雖然不能出門,仍然要在家中進行規律的運動,程郁文醫師指出,日常作息包含飲食、運動與睡眠的時間盡量規律。每一位病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個性與喜好,比如聽歌、畫畫、寫書法、打牌、整理庭園的植物等,依照病人的喜好,照顧者可以協助並鼓勵病人進行有興趣的活動。

施打疫苗保護  輪流照顧避免手足無措

失智症的病人,很高的比例是高齡長輩或同時患有多重慢疾病,因此如果感染新冠肺炎,有較高的重症風險。疫苗是目前唯一可以有效避免感染與重症的方式,等疫苗供應足夠時,一定要循序儘快施打。

此外,如果主要照顧者臨時必須隔離而無法持續照顧,因此,建議家人之間預先討論協調替代的照顧者,並可以列出照顧上的一些注意事項(比如日常作息、用藥時間與方式、病人特殊的習慣等),避免臨時需要更換主要照顧者時而兵荒馬亂。

【延伸閱讀】

乾眼危機!居家辦公遠距上課 關鍵「黏蛋白」缺乏怎辦?

雙眼模糊、背痛癱瘓 恐罹患「泛視神經脊髓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3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舒/台北報導】1名55歲張先生,在一次成人健康檢查時發現左肺部有腫瘤5.4公分,住院手術切除,手術後7個月復發,淋巴轉移。輔以中藥治療後,初診時咳嗽不停,併發左胸部疼痛、肩膀痛,痰中帶血呈銹色,哮鳴聲,呼吸時容易喘,呼吸困難,聲音嘶啞,整天疲勞倦怠、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經連續服用3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中報導】台灣約有5、6成肝癌患者在診斷之時已經屬於中晚期,且往往合併有肝硬化現象。而根據國健署的統計資料顯示,過去晚期患者平均存活期僅6個月。因此在治療方面,晚期肝癌患者在治療上得跟病程賽跑,必須要在肝功能良好時,使用有效藥物來治療,以獲得較好的療效。1名年近50歲的中年婦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今年4月17日「世界血友病日」,由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中華民國血友病協會、台灣中外製藥公司及新北國王球隊偕同公益合作,邀請血友病友們,進場享受籃球賽的熱「血」氛圍! 期盼透過各界的呼籲,提升大眾對血友病的關注及正向認知,給予更多鼓勵及支持。 點亮「紅色」新莊城堡、同心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期9天8夜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剛結束,於遶境期間設立巡迴衛教志工站中興大學鄭豐邦教授與澄清復健醫院,也公開了2022年大甲媽遶境隨行中、蒐集到有關民眾不適症狀的統計數據。在針對2000人的調查中發現,有超過八成以上遶境沿途民眾反映有疼痛不適症狀,其中又以肩膀疼痛佔45....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