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孕期濫用「成癮性藥物」 寶寶恐藥物成癮,可能出現這些症狀...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孕期濫用「成癮性藥物」 寶寶恐藥物成癮,可能出現這些症狀...

成癮性藥物的濫用並不罕見,台灣藥物濫用的整體盛行率是1.29%,其中在青壯年及中年人間,有23萬人曾藥物濫用。藥物濫用中,又以毒品佔了很大部份。成癮性藥物使用,除了對一般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孕婦使用也會對胎兒造成傷害,寶寶出生後還會有藥物戒斷症狀的出現,必須住院治療。

新生兒戒斷 恐出現嘔吐、水便與腹瀉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新生兒科醫師周安國表示,媽媽在懷孕時使用嗎啡類或其他成癮性藥物,會通過胎盤與臍帶堆積在胎兒的身上;寶寶出生之後,突然停止接觸會引發新生兒的臨床戒斷症狀。通常母親若使用短效型的成癮性藥物,3天之內就會出現症狀;若使用半衰期較長的成癮性藥物,則症狀會較晚出現,但持續較久。

戒斷症狀包括中樞系統問題,表現煩躁不安、過度激動、張力過強或是全身性抽搐;或是腸胃道系統問題,像是過度吸吮、嘔吐、水便與腹瀉;也可能會引發呼吸急促、自主神經失調。

孕產婦藥物濫用者 新生兒應持續追蹤

周安國醫師表示,治療的方式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包括定期評估症狀、降低環境刺激、給予針對症狀治療的藥物。若是新生兒症狀較為嚴重時,則使用嗎啡類或抗癲癇的藥物作為戒斷治療。這類寶寶經過適當的藥物治療之後,出院時大多可成功戒斷。

除了新生兒醫療照護之外,後續照顧者的身體狀況、心理因素、經濟問題以及社會支持,加上出院後的照護品質與定期門診追蹤也關係著寶寶未來疾病的發展。因此針對藥物濫用的孕產婦,在入院的時候需與婦產科、小兒科與社工室保持密切聯繫,共同訂定治療與追蹤計畫,以提供最適當的保護與協助。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病人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後被告知有脂肪肝,常會很焦慮地問醫師嚴不嚴重,並且要求醫師要開立肝藥治療,要改善脂肪肝,必須先從脂肪肝的成因去了解,並針對這些問題去處理,大部分的脂肪肝是良性的,只需要定期追蹤即可,少部分的患者可能會有肝炎,並進一步導致肝功能惡化,甚至造成肝硬...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隨著營養及醫藥衛生的改善,人類壽命延長,老年人口增加,相對失智症人口數也隨之上升,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統計,全球平均每3秒鐘就新增一名失智症患者,台灣失智症協會根據國發會人口報告推估,台灣2016年失智症人口逾26萬人,約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失智症已逐漸演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60歲劉先生因身體不適胃口不佳,吃不下飯卻照吃相同劑量的降血糖藥,因低血糖在家昏迷超過12個小時後送醫,經全力搶救後未留下後遺症,醫師提醒,糖尿病人都擔心血糖飆高,其實血糖過低,中樞神經系統也會出問題,同樣有生命危險,糖尿病人應瞭解藥物調整方法,並注意徵兆避免低血糖...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肝癌標靶藥物治療福音!台灣每年約新增1萬1千名肝癌患者,自2016年11月1日起,除原本符合健保給付規定之外,健保擴大給付標靶藥物,對象為經動脈化學藥物栓塞治療失敗,半年內3次(含)以上局部治療(如栓塞)無效的晚期肝癌患者,可減輕藥費的經濟負擔,預估約800名患者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