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是把雙面刃。姑且不談核四興建與否,兩派說法各有優缺,但一旦出了事故,確實會對人體造成莫大影響。
(上、下圖為1986年車諾比核災後,受到核污染的人體。)
與台灣息息相關的是核能應用中,核子動力這環。他操縱著全島18.4%的電力。
核子動力(英語:Nuclear power,也稱原子能或核能)是利用可控核反應來獲取能量,從而得到動力、熱量和電能。產生核電的工廠被稱作核電站,將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包括反應爐和汽輪發電機組。核能在反應爐中被轉化為熱能,熱能將水變為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組發電。
核子動力相關的事故包括三哩島核泄漏事故(1979年)、車諾比核事故(1986年)、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2011年),和一些核子動力潛艇事故。
(上、下圖為日本福島核災後,衛星所攝受汙染區域)
核能發電與人類健康:
人類接觸到的大多數輻射都屬於自然界的背景輻射。背景輻射之外的那一部分,絕大多數都與醫療有關。一些覆蓋了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的大規模研究沒有發現任何表明居住在核反應爐周圍的居民癌症死亡率升高了的證據。
儘管如此,2011年3月11日,日本宮城縣東方外海發生的規模矩震級9.0級地震、與緊接引起的海嘯,在福島第一核電廠造成的一系列設備損毀、爐心熔毀、輻射釋放等災害事件,為1986年車諾比核電廠事故以來最嚴重的核子事故。
這次災變嚴重地傷害了幾位核電廠員工,雖然未有任何員工因為直接輻射曝露而不幸死亡,但有6位員工吸收到超過「終身攝入限度」的輻射劑量,約有300位員工也吸收到較大量輻射劑量。在核電廠附近居住的民眾,因累積輻射曝露量而在未來患癌症死亡的人數估計約在100人以下。
不過根據環境資訊中心撰稿,住在印度鈾礦公司鈾礦淨化廠裝輻射性廢料的尾礦壩附近的Birulee說:「肺癌、皮膚癌、腫瘤、先天畸形、唐氏症、智力低下、巨頭畸形、已婚夫婦不孕、地中海貧血和罕見的腹裂等先天性缺陷,在這個地區很常見。」
行政院原能會資料指出,接受過量輻射照射,造成造成有害的組織反應,若接受的劑量增加,造成的傷害就會更嚴重。確定效應的實例有:睪丸與卵巢因輻射誘發的不孕,造血功能降低與血球細胞減少,皮膚紅斑脫皮等損傷,誘發水晶體混濁與視力減退或器官的發炎。當然劑量若過高,有可能使體內器官嚴重發炎而死亡。
根據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 103號報告指出,100毫西弗以下的劑量(包括一次或多次)不會造成臨床上的功能損害。
另一輻射效應為機率性效應,可能會誘發細胞的突變導致癌症的發生,因為癌症的發生是機率性的,所以這種效應稱為機率效應。癌症發生的機率與劑量有關,機率隨劑量的增加而提高,例如,受到高劑量輻射可能會引起白血症、肺癌、肝癌、卵巢癌與直腸癌等等。
那麼,核災後到底有多可怕?以下這些蔬果,說明了一些。
參考資料:
Kang部落格 wiki nobuyaryu 環境資訊中心 行政院原能會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