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紅疹+關節疼痛 恐是過敏性紫斑症惹禍

長紅疹+關節疼痛 恐是過敏性紫斑症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過敏性紫斑症多好發於5至11歲兒童,男女比相當,患者會出現散佈於全身的突起性紫斑的典型症狀,又以下肢及屁股居多,且佔6至8成患者會伴隨關節炎,8成會有腹痛及嘔吐,5成則有皮下水腫;台中醫院小兒科醫師洪千惠指出,主因為一種由IgA抗體所引起的全身性血管炎,根據常見的侵犯部位對應出相關的症狀。

病菌誘發免疫反應 引起過敏性紫斑症   

血管炎最常侵犯皮膚、腸胃道、腎臟和關節的小血管,少見的還包含肺部和中樞神經等;洪千惠醫師表示,引起過敏性紫斑症的原因還有待釐清,但有75%患者描述,病兆發生前有呼吸道或腸胃道感染問題,研判恐是因病菌誘發患者體內過度的免疫反應引起。

治療過敏性紫斑症 服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洪千惠醫師進一步說明,臨床上,曾有一名6歲女童,起初只是小腿出現零星紅疹,誤以為是蚊子叮咬,沒想到疹子不僅越來越多,顏色也變成青紫色,連膝蓋關節也感到腫脹疼痛,就醫後確診為過敏性紫斑症。目前在治療上,以非類固醇的抗發炎藥為主,除非有嚴重腸胃道或腎臟侵犯等現象,則改以類固醇治療,少數病患則需合併免疫抑制劑舒緩。

症狀輕微者 預後8週能康復

家長也不需過於擔心,若屬於症狀輕微者,癒後只會影響到皮膚,約8週就能自行恢復,且部分病患經過治療都能痊癒,並不會留下後遺症;不過洪千惠醫師提醒,約5成病患可能會在發病6週內有復發現象,但症狀會比前一次輕微且好控制,除非症狀一開始就來勢洶洶,僅15%病患可能演變慢性腎損傷,甚至得洗腎治療。因此若有任何徵兆出現時,應盡快就醫治療,避免症狀加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6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2歲黃小姐,起床時突然發現脖子有變粗的現象,觸摸後發現左邊脖子有點腫脹,擔心是身體出了問題,趕緊就醫檢查,經超音波檢查,醫師發現黃小姐左側脖子甲狀腺長了3公分結節,因考量黃小姐擔心因脖子腫脹,影響外觀,便以不會在身體皮膚表面留疤的經口前庭內視鏡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糖尿病得流感 恐提高住院或死亡機率每年11月至隔年3月是台灣流感高峰期,歷年來因流感而需住院治療的病人比例約0.5%左右,其中又以高危險群包含嬰幼兒、老年人、高風險慢性病人(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病人)等較容易發生。奇美醫學中心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陳郁涵呼籲,糖尿病病人在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心臟協會(AHA)近日於美國芝加哥舉辦年會,有許多亮眼研究發表!據路透社、彭博社指出,一項糖尿病藥物臨床實驗DECLARE研究,歷時平均達4年之久,又因收納多達17,000位患者,包含了沒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讓相關治療評估及未來治療建議都更完整。降低17%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不少人碰上需手術治療時,在打麻醉前醫師ㄧ定會告誡要空腹,但有些人因為罹患慢性疾病而需長期服藥控制,萬一碰上需要手術治療,那麻醉前需「空腹」的要求怎麼辦?藥還要吃嗎?成大醫院麻醉部趙德慧醫師說,目前除了身心科的MAOI藥物、降血糖的藥物、部分高血壓及抗凝血藥物外,絕大部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