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類風濕性關節炎作祟 老婦關節疼痛險失能

類風濕性關節炎作祟 老婦關節疼痛險失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7歲的廖女士,近來出現多關節疼痛,甚至因手關節疼痛、無力,無法清洗碗盤及正常工作,只能待在家休息。後來因身形消瘦而就醫檢查,發現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經醫師建議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病情獲得良好控制,目前生活恢復常軌,也能正常工作。

關節炎症狀多樣易混淆  輕忽恐害關節永久破壞

台中佛教正德醫院風濕免疫科林剛民醫師表示,類風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的自體免疫疾病,初期可能出現輕微發燒、體重減輕及晨間僵硬等現象。類風濕性關節炎經常被延誤就醫,主要原因就是患者不知道要看風濕免疫科,直覺就是想到關節疼痛就要去看骨科或中醫等,甚至有患者會接受民俗療法治療,如接受虎頭蜂的針來扎患處。提醒患者千萬別輕忽及胡亂就醫,避免造成關節永久性破壞,影響生活品質。

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彰 可申請健保給付生物製劑

林剛民醫師表示,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最新治療的方式是生物製劑,若患者接受傳統藥物治療半年無效,而且嚴重程度在治療的第五個月及六個月,都有使用到足夠劑量的免疫調節劑,可與醫師溝通申請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介入治療。現今生物製劑治療效果不錯,而且副作用也相當低,給藥方式可分成為皮下注射、血管注射及口服等劑型,臨床已有超過十種藥物可以選擇。

林剛民醫師提醒,患者需規則就醫及服藥,若對藥物有任何問題,可與醫師溝通討論,才能使病情獲得良好的控制。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6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彙整編輯/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早上一顆維他命,晚上一粒B群;俗話說:「有呷有保庇」,真的只要定時服用維他命,就能讓身體常保健康?維他命到底要飯前,還是飯後吃,效果才會好?   B6、B12、葉酸與鈣質的補充 比起一般成年人,60歲以上對維他命的需求往往高出許多,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上了年紀,許多老年人都有膝蓋疼痛的問題,愈來愈不喜歡走動,也愈來愈不敢運動。醫師表示,膝蓋疼痛有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徵兆,建議及早就醫檢查,透過強化下肢肌力有助改善病情,例如走路、游泳。 8成老人有退化性關節炎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陳健煜指出,臨床觀察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80多歲的爺爺,長期咳嗽未改善,就醫檢查竟罹患肺癌第4期。醫師考量患者年紀較大,接受傳統化療恐怕身體無法承受,建議使用口服化療藥物,經過4次療程,腫瘤從原本的6公分,已消失不見,治療過程也無任何身體不適。 收治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俊耀主任指出,該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民眾雖然飽受下背痛之苦,在疼痛部位可能放射、延伸至髖部、腹股溝或大腿等部位,疼痛甚至可能延伸到膝蓋,這種現象往往讓患者、醫師很頭痛,因為找不到原始疼痛點,醫師搞不清楚到底疼痛來自髖部、脊椎,還是兩者都有,治療就會很棘手。 在2月號〈美國骨科醫學會期刊〉(The J...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