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保健》戴口罩 有助減少汙染物吸入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報導】

口罩擋得了所有的空氣汙染?機車通勤族穿梭車陣,口罩似乎是標準配備之一,然而一般民眾戴的口罩,由於密合度不高,很難擋得住極微小的細懸浮微粒。

《保健》戴口罩 有助減少汙染物吸入

圖:資料圖庫



多項研究指出,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如果減少,平均壽命可望增加。細懸浮微粒PM二點五為空氣中氣動粒徑等於或小於二點五微米(μm)的粒狀污染物。簡單來說,比頭髮、汗毛的橫切直徑還細微很多,非常容易吸入,又容易在體內流竄,很難排出。

對於通勤族的自我保護,醫師指出,雖然一般口罩無法杜絕所有的汙染物,但通勤族最好還是準備一般口罩,儘量調整使口罩與臉部貼緊,對減少汙染物的吸入有些許幫助。

如果使用保護作用較強的N95口罩(可阻擋九成五以上的次微米顆粒),醫師指出,由於較密合,有明顯悶熱感,一般人無法久戴,不必人人都準備。一些處於汙染環境嚴重的特殊職業或醫師治療特殊傳染疾病的患者才需配戴。

細懸浮微粒型態有固態與液態,前趨物主要以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氨、揮發氣體等構成。台灣各地PM二點五年平均值濃度遠比歐美高。

每到冬季,全台各地空氣受到境外汙染物的影響,加上本地空汙,導致細懸浮微粒濃度偏高,空氣品質拉緊報,嚴重程度又與大氣擴散情形相關,雖然都會區的通勤族吸入不少交通廢氣與懸浮微粒。但據環保署發佈的空氣品質資訊,許多非都會區的空氣品質不見得比都會區好。

冬季空汙加上感冒及流感肆虐,有呼吸道疾患病人如氣喘、慢性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人還是需要配戴口罩,尤其進出公共場所、髒亂環境、接觸室外冷空氣時最好戴上;同時需注意早期症狀出現,如噴嚏、鼻水增加,夜間咳嗽,運動時呼吸不耐等症狀時,建議醫診斷治療。

北市聯合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詹雲翔提醒,境外沙塵暴含有有害化學物質,且容易進入呼吸道,造成刺激和發炎,空汙嚴重時在外一定要戴口罩,家裡則建議關窗或打開空氣清靜機。

 

本文出處:台灣新生報

http://www.tssdnews.com.tw/?FID=23&CID=260802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很多人喜歡在自己的臥室內養一些鮮花來進行裝飾,增加美感,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養花不但使臥室漂亮,還能淨化空氣,對身體大有好處。不少人還不知道花不是亂養的,有很多花是對身體有害的,不但無宜,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 鬱金香 它的花朵含有一種毒鹼,人若是接觸過久,會加快毛髮脫落。 月季花 它所散發出來的濃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彰化一名65歲的陳先生,口腔癌手術後沒多久就發現已轉移到骨頭,頭頸部卻無局部復發,在頭頸癌實屬罕見的發展;因是遠端轉移,除了一個月放射線治療,還接受為期半年的化療搭配頭頸癌標靶藥物,所幸治療成效頗佳,目前已追蹤一年多,骨頭都完全正常,無復發現象。 秀傳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網路上流傳小黃瓜適合當零嘴解嘴饞,許多害怕肥胖上身的女性,就會選擇生吃小黃瓜配電視;營養師程涵宇提醒,小黃瓜的農藥殘留率較高,建議食用前用攝氏43~50度的溫水浸泡,同時用軟毛刷輕輕刷洗,洗掉農藥及硝酸鹽。小黃瓜屬於蔬菜類,營養師程涵宇表示,小黃瓜是可以連皮吃的蔬菜...

閱讀詳情 »

如何判斷自己身體是否有濕? 1.頭髮愛出油 2.面部油亮 3.睡覺留口水 (濕氣飽和自行流出) 4.排便粘稠(不易沖掉)且多便。 5.小肚子大 6.耳內濕(耳禪濕) 7.陰部潮濕。濕是如何形成的?例如:早晨洗頭未幹出行,晚上洗頭未幹睡覺,刮痧拔罐後8小時內洗澡以及習慣性運動後大汗淋漓未消汗後沐浴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