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漂亮寶貝」陳純甄,腦後沒事竟禿了一大片!!!「這件事」就是罪魁禍首....

「漂亮寶貝」陳純甄,腦後沒事竟禿了一大片 「這件事」就是罪魁禍首....

 

 

有撞球界「漂亮寶貝」之稱的陳純甄,之前與藝人柯雅馨傳出感情糾葛,現在走出感情風波的她,繼續參加撞球比賽,不過她今天在臉書po出「後腦掉髮照」,讓粉絲相當心驚!原來她在香港被染壞頭髮,導致後腦勺不停掉髮,所以她決定剃光頭或平頭,不過她貼文也表示『不會怪染髮師』。

「漂亮寶貝」陳純甄,腦後沒事竟禿了一大片 「這件事」就是罪魁禍首....

                圖取自陳純甄facebook

 


染髮劑中含對苯二胺它是著色劑,也是致癌物

其實,早在2006年,央視《每週質量報告》也做過一期關於染髮劑與白血病的報導——

研究認為,苯是染髮劑中最基本的化學物質,對造血系統具有強烈毒性。染髮劑使用一個階段後,苯會沿頭髮浸入頭皮毛細血管,破壞造血系統,引起頭暈、乏力、皮下、內臟和腦出血,更加嚴重的是誘發癌症。近年來,醫學界常使用“染髮白血病”這個名詞,表明了染髮與白血病的關係。

 

染髮劑一般分為暫時性染髮劑、半持久性染髮劑和持久性(氧化型)染髮劑,絕大多數人使用的是持久性染髮劑。持久性染髮劑含有對苯二胺(PPD),這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著色劑成分。PPD是一種公認的致癌物質,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它可以增加患膀胱癌的風險,特別是黑色染髮劑,含PPD的量相對較高。

 

美國和加拿大一項研究調查了766名成人白血病患者和623名沒有得過白血病的健康人,與沒有使用染髮劑的人比較,使用持久性染髮劑和半持久性染髮劑者患急性白血病的危險性較高。

 

老年人比較實惠,挑的染髮劑不一定好,同時他們的身體免疫力比年輕人要弱,所以更容易“中招”。

 

染髮是血液病的高危因素但會不會得病要看個體差異。

 

染髮是患白血病等血液系統疾病的高危因素,但並不是說,染髮就一定會得癌症。

 

專家說,使用染髮劑得不得癌症,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有些人是癌症易感人群,家族中有人得過癌症、免疫力比較差、經常感冒發燒,都屬於易感人群,可能人家染髮沒事,易感人群一染就出問題。

 

另外,染髮得白血病肯定也和染髮的頻率、次數有關,有些人年紀大了,三四個月染一次遮白髮,有些人從二十多歲開始,每個月染一次,那肯定是後面這類人得病的風險大。

 

“在理髮店從事染髮崗位的小年輕,也是高危人群。”陳志爐說,他前年接診過一個小伙子,在理髮店當學徒才幾個月,就被查出了白血病。

 

染髮劑沒有“純天然提取”

請盡量不染或少染頭髮

去年,我們報導過一個病例:劉女士患系統性紅斑狼瘡多年,經過治療病情一直很穩定,但春節期間又復發了。醫生向她詳細詢問了近期用藥,生活起居等基本情況,發現她在春節前染過頭髮,判斷病情復發可能和化學“刺激”有關,染髮劑中的某種化學物質經頭皮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發生化學作用,起到“激發”效應。

 

染髮劑中的PPD,還能導致過敏。歐洲國家曾做過調查,普通人群接觸PPD過敏率為0.1%—1.0%,在泰國高達2.3%,就是說100個用過染髮劑的人起碼2個人過敏。

 

目前,經國家批准的染髮劑有93種,不管是高檔的還是廉價的染髮劑,都含有幾十種化學成分。當然,有些偽劣產品會號稱純天然植物提取,如曾經在網上熱銷的“海娜花”染髮劑。藥監部門提醒,真正的純植物染髮劑技術門檻高、穩定性差,目前國內尚沒有一款經國藥監局審批成功的“純植物性染髮劑”,商家宣傳的植物染髮劑多為廣告噱頭,裡面仍然含有化學成分。

 

所以,我們最好不染或少染頭髮,一定要染,請注意以下幾點:

 

到正規的理髮店;商場購買自染,應查看化妝品衛生批准文號、中文產品名稱、製造者名稱、地址及經銷單位註冊的名稱地址等;自己染髮時,要始終戴著手套,避免與皮膚直接接觸;一年染髮不要超過3次;頭髮染好後要立即清洗頭髮,最好洗兩三次。

 

頭、頸、臉部有外傷、皮膚病或在皮膚測試過程中發現異常的人,肝腎功能不全者,患乾燥綜合徵等的風濕病者,以及妊娠、哺乳等人群,都不宜使用染髮劑。

 

血液的生成與腎臟、脾臟的關係最為密切。腎藏精,主骨生髓,精生血。脾主運化,後天之水穀精微,借脾之運化變化而赤化為血。現代中醫認為,再障是人體遭受外界毒邪侵襲,直傷臟腑,損精耗血,而見精血虧虛之證。治療當以托毒透邪、填精益髓、益氣生血為原則。

 

血液是以水穀精微為主要物質基礎,在脾胃、心肺、肝腎等臟器的共同作用下生成的。“五聯一體滋髓療法”從造血源頭——骨髓入手,針對各類血液病的病理特點,採用“養、升、止、抑、清”系統治療,全面調理人體臟腑平衡,淨化造血微環境,激活骨髓造血功能,改善病態體質,具有起效迅速、利用率高、標本兼治、無耐藥性的優勢。

 

---

via 

 

相關推薦

你有發現嗎?明明天天刷牙,有時還會使用牙線,但為什麼還是會蛀牙呢?大樹藥局許利銘藥師表示,其實牙刷、牙膏、牙線都有不同的作用,而刷牙更不是一兩分鐘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即使每天都有做也常常做,沒有徹底的清潔牙齒,當然會有蛀牙啦,因次正確清潔口腔就很重要啦。   牙刷、牙膏的功用?怎樣清潔才算完成牙刷的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小心,50歲以上肌肉就會開始流失!最新調查顯示,國人患肌少症風險竟高達46%,等於每2人就有1人是高風險群,且隨著年齡越風險越高,除了影響行動力,還可能增加臥床機率。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表示,肌肉與免疫力有密切關係,若肌肉流失,無形中也會提高感染新冠肺炎風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