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鼻塞」時要「吸進去」還是「擤出來」?專家給出驚人答案!!我們都錯了好久…

快速治療法

  1. 要不要擤鼻涕?這真的是一個問題。得了感冒到底要不要擤鼻涕,人們總是在這個問題上爭執不休。擤鼻涕到底是對清除鼻涕有幫助,還是適得其反?讓我們來看看科學是怎麼解釋這一問題的。

    「鼻塞」時要「吸進去」還是「擤出來」?專家給出驚人答案!!我們都錯了好久…

    (圖片翻攝自wikihow)

    自己動手做鼻噴劑。取一匙鹽,將其徹底溶解於一杯溫水中。頭稍向後傾,用滴管將鹽水滴入一個鼻孔。讓鹽水在裡面停留10秒,然後讓鹽水和鼻涕輕輕流出。另一個鼻孔同樣這麼做。

    • 弗吉尼亞大學進行了這樣一項研究,他們先將一滴顏料滴入鼻塞者的鼻腔,然後叫他們開始擤鼻涕,同時對他們進行CT掃描。結果發現,擤鼻涕會對鼻竇施加巨大壓力,每次擤鼻涕,鼻涕就會被壓回鼻腔。用傳統方法擤鼻涕可能會讓人暫時感覺舒暢,但鼻塞其實更嚴重了。[1]
    • 科學家建議每次只擤一個鼻孔,同時使用適量減充血劑。
  2. 「鼻塞」時要「吸進去」還是「擤出來」?專家給出驚人答案!!我們都錯了好久…

    (圖片翻攝自wikihow)

  3. 鼻腔沖洗。對一些人來說,鼻腔沖洗可以迅速解決鼻塞,免去用藥之繁瑣。找一個洗鼻壺,這玩意兒看起來嚇人,但其實用起來還比較輕鬆,它的基本使用方法就是從一個鼻孔將鼻涕從另一個鼻孔沖洗出來。

    「鼻塞」時要「吸進去」還是「擤出來」?專家給出驚人答案!!我們都錯了好久…

    (圖片翻攝自wikihow)

    用其他類型的蒸汽來疏通鼻腔。花10-15分鐘洗個淋浴,水要調節到你能承受的最高溫度。洗澡時做深呼吸,將蒸汽填滿你的肺部和鼻腔。

    • 所有洗鼻壺都有使用說明,要悉心遵循。一般來說,鼻腔沖洗的第一步就是要配沖洗劑,在約253克的無菌溫水中加入一匙鹽,然後在洗鼻壺中灌滿這種溶劑。
    • 頭向後傾大約45度,將壺嘴對準鼻孔,此時溶劑會緩緩進入鼻孔,穿過鼻腔,然後從另一鼻孔流出。
    • 如果溶劑流進嘴巴,只要吐掉就可以了。
    • 最後擤一下鼻子,然後再從另一個鼻孔進行沖洗。
    • 多久沖洗一次鼻腔呢?鼻塞嚴重的人每天沖洗一次才覺得舒暢,[2]不過一旦情況有所好轉,還是一周沖洗三次比較好。
  4. 「鼻塞」時要「吸進去」還是「擤出來」?專家給出驚人答案!!我們都錯了好久…

    (圖片翻攝自wikihow)

  5. 使用蒸汽療法還有一招,那就是將臉湊近一盆熱氣騰騰的水,同時確保蒸汽不會燙傷皮膚。可以在水中加一點甘菊茶,然後用毛巾蓋住頭部,讓毛巾自然垂在水盆兩邊,以便將蒸汽收攏在內。

    「鼻塞」時要「吸進去」還是「擤出來」?專家給出驚人答案!!我們都錯了好久…

    (圖片翻攝自wikihow)

    「鼻塞」時要「吸進去」還是「擤出來」?專家給出驚人答案!!我們都錯了好久…

    (圖片翻攝自wikihow)

相關推薦

▲開學了,接下來一個月都是校園傳染病的高風險期間。(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周五開學了,好不容易熬過漫長暑假的父母接下來卻可能樂不起來,因為即將面對的,恐是一波孩子互相傳染的發病潮,疾管署今(3)日示警,監測發現,國內已經出現腸病毒、流感兩大病毒發威的現象...

閱讀詳情 »

白雁/氣學管理專家 很多媽咪一定有過這樣的心情!生完孩子後,站在鏡子前,面對走樣的身材,鬆垮垮的肚皮,看著自己飄著大媽味,內心感到無比的崩潰!再看看那些女明星,一生完一個月後出現,像沒生過一樣,就覺得特別的羨慕與神奇,很想知道她們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在我生第一個baby的時候,因為生產之後就能穿回懷...

閱讀詳情 »

▲有水果之后美譽的山竹,除了美味,新近研究揭露更多有益健康的用途。(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曼谷報導 南洋料理必備的香茅、薑黃、南薑等食材,甚至是國人赴泰國旅遊必吃的后果山竹的外殼,這些餐桌上的美味,在泰國,其實還有一種台灣人意想不到的用途,原來它們通通被泰國當作草藥...

閱讀詳情 »

▲新研究指出,山竹殼竟比吃果肉的營養要強大。(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曼谷報導 口感酸甜的熱帶「果后」山竹,因為其特殊的風味是不少台灣民眾心目中最喜愛的東南亞水果之一,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啃山竹殼竟比吃果肉的營養要強大!原來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研究團隊最新研究證實,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