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食譜★三道最簡單有效的補腎家常菜

秋季的時候,女人需要養顏,更需要養腎。要知道,腎臟對於我們的身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醫上,腎臟被稱為我們的“先天之本”,況且,中醫上面有“肝腎同源”的說法。因此,在這個春光燦爛的季節,眾多鮮花明媚綻放,如果哪一位女性想要“人比花嬌”。卻只懂得在化妝品以及護膚品上面下功夫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所以,今天,小編就跟各位電腦面前的女性朋友介紹幾款養腎的家常食譜,讓大家自己可以動手,簡簡單單,就把健康手到擒來。

三道最簡單有效的補腎家常菜

首先,再看食譜之前,我們一定要來了解一下女人腎虛的不良後果有哪些。傳統醫學上的“腎虛”也就是一寬泛的概念,包括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代謝系統、神經精神系統及消化、血液、呼吸等諸多系統的相關疾病。

腎虛的症狀很多,概括如下:

腎虛的症狀在腦力方面表現為:記憶力下降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效率降低。

腎虛的症狀在情志方面表現為:情緒不佳情緒常難以自控,頭暈,易怒,煩躁,焦慮,抑鬱等。

腎虛的症狀在意志方面表現為:缺乏自信信心不足,缺乏自信,工作沒熱情,生活沒激情,沒有目標和方向。

三道最簡單有效的補腎家常菜

養腎食物以及食譜

豇豆

性平,味甘,具有補腎和健脾的雙重作用。如《本草綱目》記載:“豇豆補腎健胃,生精髓。昔盧廉夫教人補腎氣,每日空心煮豇豆,入少鹽食之。”現代《四川中藥志》也介紹:“豇豆滋陰補腎,健脾胃。治白帶、白濁及腎虛遺精。”對腎虛小便頻數者亦宜。

豇豆粥

1. 排骨氽燙去血水;

2. 長豇豆切成長約5厘米長段;

3. 白米洗淨;

4. 蝦米泡軟;

5. 蔥切末;

6. 香菇泡軟去蒂切絲,並以鹽抓過;

7. 鍋中放入色拉油爆香蝦米、蔥、香菇、排骨、白米;

8. 將豇豆放入鍋中,加水後蓋上鍋蓋;

9. 以中大火煮至發出唧唧聲後,轉極小火計時7分鐘熄火;

10. 稍燜一會兒,再加鹽、白胡椒粉調味,撒上蔥末即可。

三道最簡單有效的補腎家常菜

杜仲

性溫,味甘微辛,能補肝腎、強筋骨,對腎虛所致的腰脊酸疼、足膝軟弱無力、小兒腎虛兩下肢麻痺以及婦女腎虧引起的習慣性流產者,最為適宜。正如明代醫家繆希雍解釋說:“杜仲主腰脊痛,益精氣,堅筋骨,腳中酸痛。蓋腰為腎之府,動搖不能,腎將憊矣。杜仲補其不足,益腎故也。”

杜仲黃瓜湯

主料:黃瓜300克

輔料:杜仲25克,雞蛋50克

調料:料酒10克,姜5克,大蔥10克,鹽3克,雞精3克,植物油25克

做法:1. 將杜仲去粗皮後潤透,切成絲,並炒焦;

2. 黃瓜洗淨,切成薄片;

3. 雞蛋磕入碗內,攪散;

4. 姜切成片,蔥切成段;

5. 將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待油燒至六成熱時,加入薑片、蔥段爆香;

6. 再加入杜仲及1800毫升清水煮15分鐘;

7. 再加入黃瓜片、雞蛋、鹽、雞精即成。

三道最簡單有效的補腎家常菜

枸杞子

性平,味甘,具有補腎養肝、益精明目、壯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壽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腎虛之人,食之最宜。如《本草通玄》記載:“枸杞子,補腎益精,水旺則骨強,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無不愈矣。”《本草經疏》中也說:“枸杞子,為肝腎真陰不足,勞乏內熱補益之要藥。老人陰虛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為益精明目之上品。”

魚油枸杞煲羊肝

主料:羊肝400克,枸杞子,淮山,精煉深海魚油各適量。

調料:鹽,味精,雞精,胡椒粉,黃酒,蔥,姜,高湯各適量。

做法:1.羊肝去膜,漂去血水,切片,焯水至斷生。

2.羊肝入鍋,加精煉深海魚油煸炒,加調料、枸杞子、淮山煲製成熟。

via

相關推薦

(撰文/吳美瑤 攝影/陳詩婷) 若是提到護眼的中藥材,大家首先都會想到枸杞吧!由於枸杞具有滋補肝腎、明目的功效,適量食用有助消除眼睛疲勞,可是枸杞的料理方式幾乎千篇一律,不是煮成湯就是直接泡茶喝,小孩子可能不太喜歡它的中藥味甚至還有些排斥。 今天微微蔡老師就要將枸杞變身為創意的蛋糕料理,這道「胡蘿蔔...

閱讀詳情 »

(撰文/吳美瑤 攝影/陳詩婷) 近年來,近視年齡層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守護孩子的眼睛健康已儼然成為所有家長的重要課題,除了應避免孩子使用過多的電子產品外,在飲食方面,有許多食物的確是有促進眼睛發展正常的功效,所以,家長們可多從飲食營養方面下手,照顧小朋友的眼睛健康。 今天,微微蔡老師推薦的這道「番茄鮭...

閱讀詳情 »

(撰文、攝影/陳詩婷) 苦思孩子偏食,不喜歡吃蔬菜嗎?根據研究指出,孩子不喜歡吃青菜,多半是因為青菜裡的特殊味道,尤其像是味道較重的蔬菜,如:菠菜等,榮登孩子不喜歡吃的青菜排行榜。微微蔡老師分享,要改善孩子不喜歡吃菠菜,非常簡單,只要加點細培根,馬上就能中和菠菜的味道,讓孩子不再排斥吃波菜。 此外,...

閱讀詳情 »

(撰文、攝影/陳詩婷) 孩子出生至三歲是人類視力發育最重要的階段,而三歲到五歲是視力發育的成熟期,根據統計,國內幼兒視力不良的比率自2%至10%不等,且近年來,因為電子產品的風潮,近視的發生則有逐漸提早至學齡前幼兒的趨勢。所以,該如何保養孩子的眼睛就顯得格外重要。 除了物理性的預防外,該怎麼透過「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