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上班族清熱去火這樣做|《不上火身體就健康》

上班族清熱去火

對於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言,在強壓下,每天耗費大量的腦力,經常用一些油膩油炸、厚味辛辣的快餐來解決午餐,超快的節奏下不知道調養,免疫力自然下降,煩躁虛弱之中的火氣一點就著。

上班族清熱的策略

  • 多喝水,不要喝過甜的飲料,多食富含維生素C 有清熱作用的食物,如西瓜、黃瓜、番茄、綠豆、苦瓜等。
  • 如感冒發熱後,可以選擇一些具清熱解毒功效的中藥,如雙黃連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液、桑菊感冒片等。

上班族去火的策略

  • 多吃清新的水果和嫩蔬菜。如白菜、花椰菜、蘆筍、西瓜、柚子、蘋果、葡萄等富含礦物質,特別是鈣、鎂的含量高,具有寧神、降火的神奇功效。
  • 平時選擇餐點,最好注意葷素搭配,素菜在量上達到葷菜的數倍,多選擇清熱去火的蔬菜,如菠菜、芹菜、黃瓜、番茄、花椰菜等。不要過度的選擇容易上火的肉類如牛肉、雞腿、豬肉等。
  • 少熬夜,少吃燒烤,由胃火引起的口臭可以喝檸檬水或者藿香茶。

清熱去火的食材推薦

  • 水果 枇杷、草莓、西瓜、柚子、葡萄、楊桃、山竹
  • 蔬菜 薺菜、芹菜、大陸妹、青豆、佛手瓜、黑木耳、綠豆芽
  • 其他 茉莉花、金銀花、茯苓、綠豆、決明子、海參、鴨肉

 

專家這樣講

養盆花草平息氣火

一項科學研究報告表示,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可以對人體健康產生致命的影響。過大的工作、生活壓力,都會嚴重損害免疫能力。芳香的植物可以有效緩解緊張,消除煩躁,避免引起肝火、心火。其中熏衣草的香味是失眠症患者的「良藥」,還能夠改善抑鬱症狀,消除緊張,平肝熄風。在辦公室可以養康乃馨、水竹、菊花等。

* 檸檬水可以清除口臭

 上班族清熱去火這樣做|《不上火身體就健康》

(圖:LIFE生活網資料圖庫)

清熱

芝麻胡蘿蔔優酪乳 

主料 芝麻20 克、胡蘿蔔60 克、

優酪乳250 毫升。

配料 蜂蜜各適量。

做法

  1. 將乾淨的芝麻放入榨汁機內。
  2. 胡蘿蔔洗淨,切塊後放入榨汁機。
  3. 加入礦泉水榨汁後,過濾,然後加入優酪乳和蜂蜜,調勻即可。

功效解讀

芝麻有延年益壽、益智補腎的功效,此汁可以滋養肝腎、明目、提高免疫力,清除腎虛之火。

 

去火

杏仁蘿蔔肉湯

主料 白蘿蔔100 克、羅漢果1 個、杏仁25 克、豬腱肉200 克。

配料 薑、鹽適量。

做法

  1. 豬腱肉切塊,放入開水鍋中汆一下,撈出沖洗乾淨;羅漢果、杏仁洗淨備用。白蘿蔔洗淨去皮,切塊。
  2. 鍋內加適量水燒開,加入豬腱肉、白蘿蔔、羅漢果、杏仁、薑片,待燒開後改文火煲約2 小時,放鹽調味即成。

功效解讀

此湯具有清熱健脾、宣肺止咳、健脾消食、利水消腫等功效。


專家給出預防上火、發熱的4點建議

治未病

古人有「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說,就是說好的醫生本事體現在人還未患病時,就能夠未病先預防,先治療了。治未病也是養生的核心內容,平時從各種生活細節做起,了解防病知識,摒棄那些會導致發熱、上火和其他疾病的生活習慣。

調身心

身體得病往往和心理健康有關,所謂病由心生,心情煩躁、脾氣暴躁、容易上火這已經是公認的了。《黃帝內經》中有「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面對社會各種壓力不要浮躁,保持平靜之心,順從真氣,精氣和神氣留在體內,不要外洩,如此調養怎麼還會得病?平時可以練習太極拳、氣功、瑜珈這些修身養性的功法。

飲食清淡

俗話說「病從口入」,吃不潔食物、沒有吃對食物都會引發疾病,預防發熱、上火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飲食清淡,適當吃些清熱去火的食物。清淡飲食指的是少油膩、少糖、少鹽、不辛辣的飲食,其中還能體現食物的真味。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甘厚味油膩食物。

平衡體質

平衡體質才不容易導致火氣泛濫。

九種體質劃分中陰虛體質容易內熱,需 從五臟六腑調養,消除腎虛、肝虛、脾胃虛、肺虛等症狀;濕熱體質容易暗耗陰血,情志過激而生火,要適當選擇清熱利濕的食物,如綠豆、冬瓜、紅豆、山藥等。另外,平衡體質可以穩定身體健康,牢固防病堡壘。

 

本文摘自《不上火身體就健康》一書上班族清熱去火這樣做|《不上火身體就健康》

 

上班族清熱去火這樣做|《不上火身體就健康》上班族清熱去火這樣做|《不上火身體就健康》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人類智庫 www.humanbooks.com.tw》;歡迎加入《人類智庫》 www.facebook.com/humanbooks 粉絲行列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炎炎夏日最易孳生病媒蚊,而日本腦炎的危害甚鉅,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於93年1月20日,將其列為第三類傳染病,目前已有活性減毒疫苗可供接種。而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提醒家中有滿15月齡寶寶的家長,記得帶孩子到醫療院所施打疫苗喔!日本腦炎主要媒介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雖然近年來,醫界一直在提倡中高齡族群重訓的好處,但還是有許多人對於重量訓練感到害怕,除了認為會受傷之外,還有一大部分的人認為自己年紀太大,不需要追求年輕人的體魄。事實上,台灣已有許多50、60歲的叔伯阿姨投入健身的領域,越練越健康,美國也有研究證實,老年人也可以練得跟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6歲的張女士2年多前騎機車撞上電線桿,右小腿開放性粉碎性骨折,經各種相關手術後,卻又併發慢性骨髓炎,加上骨折不癒合,為了治療骨髓炎,她吃了一整年的抗生素,吃到胃腸不適、全身倦怠,整個人都消瘦了,還需要靠輪椅與助行器才能行動;直到衛福部彰化醫院骨科醫師、同時也是高壓氧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統計,大約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婦科手術,都可以經由微創手術進行,微創手術已是現代婦產科手術的主流,婦科手術要開腸剖肚的場景已經越來越少見。花蓮慈濟醫院在傳統腹腔鏡的基礎上,引進3D腹腔鏡設備,醫師透過立體影像進行精確手術,縮短手術時間,造福花東地區居民的健康。傳統腹腔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