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上班族222保肝餐 打造健康新生活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脂肪肝堪稱台灣上班族最常見的肝病之一!根據統計,國人二十年來脂肪肝異常的比例更攀升了18倍!值得注意的是,脂肪肝是許多疾病的前兆,超過5成的代謝症候群和乳癌患者有脂肪肝,而大腸癌和動脈硬化患者則有超過6成有脂肪肝。醫師提醒,基礎的腹部超音波雖能掌控肝臟狀況,但仍建議搭配「上班族222保肝餐」飲食原則,雙管齊下,才能終結脂肪肝可能引發的健康威脅!

根據預防醫學機構所進行的「健檢認知大調查」,發現了四大健檢現象。第一,腸胃道、心血管系統及肝臟等與國人十大死因息息相關的項目,高居民眾健檢最重視的前三名;第二,首次接受健檢的年齡已下降到21-30歲為主;第三,73%的民眾仰賴企業健檢,但其中仍有52%願意自費增加檢項;第四,高達64%的民眾表示健檢未找出疾病,但仍需注意健康狀況不佳的隱憂,即便做了健檢也不能掉以輕心。

那究竟哪些民眾是脂肪肝的高危險群呢?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鄭乃源院長分析,85%脂肪肝患者偏好重口味、油膩、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容易增加臟器負擔;且有72%沒有規律的運動習慣可幫助代謝;80%則是長期處於加班、忙碌的高壓工作型態。顯見「重口味」、「不規律運動」、「長期處於高壓環境」正是脂肪肝的高危險指標,建議民眾,除了基本的腹部超音波外,可同時進行腸胃道、心血管、代謝症候群篩檢以及肝臟 MRI/心臟電腦斷層掃描等影像醫學檢查。

飲食把關也是預防脂肪肝的另一要務。首先,避免形成脂肪肝的飲食,減少含有反式脂肪、酒精、高熱量、高油、高澱粉、人工糖分的食物,並避免晚上8點後進食。其次則是掌握「222保肝餐」飲食原則,兼顧2好(好油、好蛋白質)、2少(少碳水化合物、少糖)、2高(高B群及高抗氧化),早餐以蛋白質、複合性澱粉為主,補充大腦所需營養素、促進新陳代謝率;午餐應均衡攝取多元營養成份,儲備足夠熱量,降低晚間的飢餓感;晚餐則以優質蛋白質及高纖蔬果為主,避免儲存多餘熱量,轉化為脂肪增加體重。

鄭乃源院長強調,致病因子可在體內潛伏數年之久,現在如何管理健康,將決定未來的生活品質;而真正的預防醫學應該是在「找健康」而非找病,提醒民眾,1日健檢之後的364天健康管理,才是「找健康」的源頭。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602

相關推薦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從前,長輩們總是耳提面命,告誡媳婦:「菠菜和豆腐絕對不能一起煮,不然吃了會腎結石!」時至今日,農民曆後附上的「食物相剋表」,仍是這樣記載著,是真是假,就讓專業的中醫師來為大家解答。   草酸鈣 不會結石 義大醫院中醫師針灸科主任倪健航說明,農...

閱讀詳情 »

當出現貧血時,可多吃有助造血的食物,或直接補充對貧血有幫助的營養品。有鑒於紅血球的壽命為120天,所以當一個人出現貧血症狀時,可能已經缺血很久了,在大部份的紅血球和血紅素都不健康的情況下,才會出現貧血的症狀。故在透過營養補充來改善貧血時,約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等到大部分新生的紅血球與血紅素都健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全球知名腎臟營養學之父喬‧庫伯(Joel D. Kopple)近日受邀來台,參加「心腎糖(CKD)醫學營養論壇」;他強調,對於心腎糖族群來說,蛋白質控制非常重要,特別是蛋白質的品質、攝取量,更與患者健康、病情控制息息相關,建議盡量選擇優質蛋白質,以利身體吸收、利用。上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你曾經有過頭痛的經驗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最常見疾病第3名就是頭痛,而且頭痛也是造成失能的第7大疾病。至於頭痛的類型不少,造成頭痛的原因更是多,尤其是偏頭痛的成因中,竟然有好多食物都會誘發偏頭痛,最好是能忌口!頭痛最大宗為偏頭痛 疼痛程度是中重度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