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可輕忽身上腫瘤  當心脂肪瘤變惡性瘤

不可輕忽身上腫瘤 當心脂肪瘤變惡性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1名20歲女性,半年前發現右大腿內側出現硬塊,就醫檢查被認定是脂肪瘤,經切除治療後已無大礙,因此並沒有再回診檢查,沒想到半年來原本切除的患部又出現硬塊,不但有逐漸變大趨勢,還出現疼痛感,經切片檢查後確診是惡性血管內皮細胞瘤(malignant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

誤會是脂肪瘤 錯過治療期

醫師確診患者沒有遠端轉移之後,透過大範圍軟組織切除以及局部大腿外側皮瓣重建,術後三天已能順利下床;安南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施秉庚指出,臨床上有不少個案,都是因為民眾誤以為身上的腫瘤為脂肪瘤,沒有多加留意,才會導致錯過黃金治療期。

脂肪瘤大於7.5公分 小心演變惡性脂肪瘤

根據研究顯示,當脂肪瘤大小大於7.5公分,演變成惡性脂肪瘤的機率也會提高;施秉庚說,雖過去在身上發現腫瘤或硬塊確診為癌症的病例較不常見,但近幾年年齡層的確有逐漸下滑的趨勢,臨床上也曾有患者左腋下出現不規則腫瘤,切片後確診是微囊腫性附件癌(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經過大範圍軟組織切除等,十天後已順利出院。

諮詢專業醫師 早發現早治療

治療上,除了考量切除腫瘤或硬塊是否能切除乾淨外,也應考慮切除後如何進行完整的重建;施秉庚呼籲,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建議最好接受專業醫師的諮詢,透過完整檢查,及早發現就能及早接受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2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爆發院內群聚,今(19)日新增4名確診個案,事件發生至今已有9人感染,原希望把感染控制在院內,但2名患者卻是確診護理師家人,發生社區疫情可能性大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坦言,變異病毒擴散速度比以往快,現行防疫措施須檢討外,人潮活動也強烈建議不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單日傳出本土4例新冠患者,境外仍持續移入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2名境外移入,分別由美國與印尼入境,在機場採檢與集中檢疫所採檢確診,匡列接者16人,當中4人列居家隔離。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866例是本國籍50多歲女性,去(2020)年10月12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群聚個案持續擴大,目前已確診10名病患,病毒估算有4波傳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坦承,很可能因病毒變異,比以往經驗擴散更快,原先疫調匡列條件必須檢討,目前只要接觸確診個案醫護人員353人全數隔離,住院病患將陸續轉出,病房清消完成後作為隔離空間。 接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53歲梁太太近來被「流眼淚」所困擾,即便沒有異物、沒有打呵欠,她的眼睛也會自動蓄滿淚水,隨時溢出,雖已看過醫生點藥水,症狀仍未緩解,日前更是眼頭紅腫、流膿,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就醫。眼科部何旻潔醫師診斷為「鼻淚管阻塞」造成的「急性淚囊炎」,由於阻塞嚴重,在開立藥物後,進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