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亞洲首例!單孔達文西術 從肚臍摘除子宮肌瘤

亞洲首例!單孔達文西術 從肚臍摘除子宮肌瘤台灣有一名30多歲的周小姐,參加公司健檢時,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竟然長了一顆重達400公克的子宮肌瘤,還沒有結婚的她,為了保留生育能力並顧及術後不留疤痕,替其進行單一孔洞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器械由肚臍進入將肌瘤成功切除,為亞洲首例。

替該名病患進行治療的台灣亞東醫院婦產科醫師莊乙真表示,子宮肌瘤是30歲至45歲的婦女之間,最常見的子宮腫瘤,高達25%的婦女會發生。儘管子宮肌瘤絕大多數是良性,僅有幾萬分之一的機率是惡性的腫瘤,不過子宮肌瘤的大小、長的位置,會造成不同壓迫的症狀;像是長在子宮內,會引起經血過多、有血塊,導致貧血;有的是壓迫到膀胱,造成頻尿、夜尿,或是有排便不順的情形發生,讓患者的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子宮肌瘤切除術包含破壞與重建兩個步驟,目前有三種方式。莊乙真說,傳統開腹手術可處理巨大肌瘤,但是術後疼痛,復原慢,傷口不美觀;傳統腹腔鏡手術是目前臨床上普遍運用的術式,但因受限於儀器,子宮縫合不易緊密;近幾年頗受矚目的達文西機器手臂儀器,兼具立體解析度及人類手腕般靈活的機械手臂,可以紮實的縫合子宮,達到很好的手術效果,但依然會在患者肚皮上留下數個微小傷口。

莊乙真說,周小姐的子宮肌瘤是長在子宮外,無特別症狀,就醫時,肌瘤已經是正常子宮的3倍大,考量到女子尚未懷孕生子,因此建議其接受單一孔洞達文西機器手臂協助子宮肌瘤切除術,手術器械從肚臍進入,順利將重達400公克、直徑長達8公分的子宮肌瘤切除,傷口收在肚臍,使肚皮上無傷口;子宮肌瘤切除後,子宮上的傷口必須仔細地縫合,以保住將來生育的功能。

莊乙真表示,以單一孔洞達文西機器手臂協助子宮肌瘤切除術,手術器械由肚臍進入,該病例是亞洲首例,不僅減少疼痛、也保有美觀。全球首例則是美國哈佛大學附設醫院安東尼教授團隊,於兩年前完成。



相關推薦

作為生命的泉源,並具有分化後代的能力,幹細胞是身體各個器官新細胞的供應商,使人體維持在健康且年輕的狀態,當人們因為勞累上班、意外受傷、感染流行性感冒或內部器官損害時,幹細胞就像身體最稱職的家醫,時刻照顧人們的身心。幹細胞充滿著無限的可能,經過培養而不斷細胞分裂,能夠轉變成特定的組織和器官,例如:血球...

閱讀詳情 »

每天日復一日沉浸在忙碌的生活步調中,到底有多少時間,是真正給了屬於生活中的自己?您曾經想過這個問題嗎?適時放慢腳步,提著簡易的行李去旅行,相信會讓原本枯燥乏味的生活,注入前所未有的新鮮感受。台灣北部地區有幾處親山步道,能讓民眾在愜意地氛圍下,好好欣賞台灣美景,同時也十分適合喜歡健行慢遊的你來一探究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