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亮麗孕媽咪養成攻略 孕期冏樣ByeBye

亮麗孕媽咪養成攻略 孕期冏樣ByeBye

(醫美時尚7月號)懷孕時的荷爾蒙變化,使得女人皮膚變差、身材變形,外貌的變化甚至影響心理,導致許多孕媽咪出現產前憂鬱的徵狀,本期《Woman's talk》陳保仁醫師將一一破解孕期困擾,助妳成為自信亮麗的孕媽咪! 孕媽咪身體變化時間軸 *1~3個月:膚質改變、全身或局部皮膚色素沉澱。 *4~6個月:部分女性會有掉髮症狀、斑點橫生、體態改變。 *7~9個月:妊娠紋浮現、下肢嚴重水腫、子宮頻繁收縮。 孕媽咪生理上的變化,使她們自覺外表大不如前,更擔心產後恢復不理想,若是不善於調節情緒,易引發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為上的變化,甚至造成精神崩潰,不可不慎! 自我檢測:《孕媽咪的情緒管理課題》 你是否有以下症狀? □ 因生理現象使記憶減退,表現健忘症狀。 □ 胡思亂想,心情起伏變化大,時常無緣無故想落淚。 □ 時常坐立難安,睡眠受到影響。 □ 長期憂慮,飲食作息不正常,使胃酸分泌過多,甚至產生潰瘍病。 □ 過度顧慮自己的外貌、孩子健康而出現神經質行為。 □ 情緒過於焦躁不安,而引發輕微產前憂鬱症。(產前憂鬱症評估請參照愛丁堡評估量表) ※※若出現三項以上症狀,且不善於自我調節,就需要尋求醫生的協助喔!※※ 孕期Keep美麗 • 產後恢復更Easy! 醫師處方籤 一、皮毛 日常保養:受到情緒壓力的影響,許多產後媽咪掉髮時間竟延長至一年,懷孕期間適時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與鐵質,可維持頭皮健康與光澤度,有效減短產後的落髮時間。 生理處方:受到荷爾蒙變化的影響,許多孕婦頭皮容易出油而產生落髮問題。想要有健康的頭皮,洗髮精的選擇一定要正確,建議使用不含藥性及雌激素且含有胜肽成分的產品,可幫助調理頭皮、強健髮根,創造髮量豐盈厚感。 二、膚質 日常保養:懷孕後新陳代謝旺盛,皮膚的分泌油脂量增加,因此容易造成皮膚粗糙、長痘痘及毛孔粗大等問題,孕期保養產品的成分越單純越好,且需擁有正確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方能在孕期養出好膚質。 生理處方:因荷爾蒙的改變,而產生的黑斑、雀斑等,除了做好基本的防曬工作,也可選擇脈衝光及鑽石光雷射達到改善目的。新型的脈衝光,經由不同波長調整,可配合治療不同的適應症,包括除斑、除細微血管;鑽石光雷射對於淺斑或深斑都有顯著療效,兩者皆十分適合有斑點困擾的孕媽咪。 三、體態 日常保養:整個孕期的體重增加約在10~12公斤,愛美的媽咪控制在增加8~10公斤為最理想的狀態,產後恢復也較為容易,建議孕媽咪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不僅可以減少懷孕初期因孕吐造成的不適感,也不會讓身體吸收熱量的速度過快。 生理處方:懷孕7個月後,下半身血液循環變差,許多孕婦都會遇到腿部嚴重水腫的情況,此時不妨透過LPG曲雕緩解水腫、雕塑曲線。LPG曲雕是利用專利科技(動力輪軸)和負壓吸引的搭配產生300多種不同的組合,可發揮促進血液和淋巴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排水腫等。 孕期大哉問 Q、若是出現輕微產前憂鬱該如何克服呢? 飲食方面可以多吃些能增加血清素的食物,如香蕉、牛奶、深綠色蔬菜等……丈夫及家人也須適時地給予安慰與鼓勵,緩解孕婦不安焦慮的情緒,平時也可多聽胎教音樂放鬆心情。 Q、有什麼方法可以減少生產的不適,幫助順產呢? 懷孕期間注意維持體態,體重不要增加太多,並且經常適量的運動,不但順產的機率大幅提升,同時胎兒也會更加的健康。 《順產運動》 伸展操:盤腿或取舒適姿勢坐在地毯上,面向前方。左手臂屈肘並小臂著地,右手臂向上舉起,上身向左側彎曲,同時右手臂向右伸展。心裡默數到10,先深吸氣再做呼氣動作,身體恢復原狀。 Q、懷孕期間還可以有性生活嗎? 可以,只是「在懷孕初期」男性應記得戴保險套,避免精液中的前列腺素刺激子宮收縮,若是孕婦肚子明顯隆起,則須適當地調整姿勢,防止對腹部產生壓迫,有出血及產兆者則不建議嘗試。 醫師小檔案 陳保仁醫師 台灣大學醫學系 畢業︱臺大醫院婦產部 兼任主治醫師︱敏盛醫院婦產部 兼任主治醫師︱台灣婦產身心醫學會 秘書長︱台灣兩岸幹細胞微整形醫學會 總幹事︱桃園縣家庭暴力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委員會委員 企劃撰文/Anna.本文感謝陳保仁醫師諮詢指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19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台灣大腸直腸癌罹癌人數每年遽增,目前治療方式採以「個人化醫療」及依照病患情況「量身訂做」,透過手術、放射線、化學及標靶藥物等,可提升存活期;其中,手術較能降低對病患傷害、術後恢復最快,以及免疫力抑制最低的低侵襲性微創手術,隨著新藥問世和達文西機器手臂發展,可提升手術治療的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海洋大學研究發現,海藻內的多醣萃取物,具有抑制腸病毒71型感染,以及免疫調節能力,目前正進一步證實是否對登革熱與日本腦炎病毒也有同樣抑制效果,此研究已發表國際期刊,並在國內取得專利。研究主持人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吳彰哲指出,藻類多醣可在腸壁形成保護膜,吸附腸病毒病菌,避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英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素食者因心臟疾病住院或死亡的風險,比吃葷肉的人低三分之一。心臟疾病是已開發國家最大的死亡原因。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不吃肉能降低血壓和膽固醇,對健康有好處。這篇最新研究觀察4萬4000多名住在英格蘭和蘇格蘭的男女,這些受試者參加牛津大學研究90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媽媽!我愛妳!」二十五歲的家豪因罹患神經系統惡性腫瘤住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安寧病房,懂事的他知道人生無常,更懂得人要知福惜福;樂觀開朗的他在人生的最終,和家人共同拍了張全家福照,希望能化剎那為永恆,下輩子還是一家人!家豪在高一時,因罹患神經系統惡性腫瘤,開始一連串的治療歷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