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伊波拉升溫 台灣準備好了嗎?│今周刊

繼美國境內出現第一起伊波拉案例後,西班牙也傳出護士因照顧伊波拉患者染病的消息,美國總統歐巴馬更宣示加強機場警戒。種種情勢令疫情霎時升溫,而一旦伊波拉來襲,台灣的防疫體系將如何因應?

撰文/蔡曜蓮、張佳婷

在西非延燒八個月之久的伊波拉(Ebola)疫情,九月底發生首起非洲外的案例,而且還是發生在世界經貿中心的美國,令人憂心會不會是山雨欲來的前兆——世界其他地區將淪陷?

伊波拉升溫 台灣準備好了嗎?│今周刊

相隔不到一周,歐巴馬宣示加強美國機場檢疫,十月七日西班牙就傳出護士因照顧伊波拉患者遭感染。死亡率約七成的伊波拉病毒,如果逼近亞洲、甚至台灣,我們的防疫體系有能力應付嗎?

就像災難片的開頭,都是一連串漫不經心的小事端,四十二歲的賴比瑞亞籍男子鄧肯,九月二十日前往美國德州探親,從賴比瑞亞機場離境時,在機場問卷上的「是否照顧過伊波拉患者」,他撒了小謊,勾選「否」,上飛機前一路通關量了三次體溫,都沒有測出異狀。鄧肯入境美國五天後,因發燒嘔吐前往就醫。護士知道他剛由非洲回來,做了初步抽血檢測,卻沒有針對伊波拉做任何篩檢,院方給了抗生素與止痛藥就讓他離開。直到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介入時,已經是六天之後的事情。

一個謊言與醫護人員的缺乏警覺心,導致與鄧肯接觸的百餘人暴露在染病風險中。由於伊波拉病毒潛伏期為二到二十一日,其間沒有任何症狀,也不具傳染性,所以鄧肯能夠通過機場檢驗,同時不需要擔心病毒會因此散播出去。但伊波拉發病後,患者的體液即具感染力,舉凡性行為或病患的口水、汗水、排泄物及嘔吐物等直接或間接碰觸到他人的傷口、黏膜,都可能導致傳染;間接接觸病人用過的床單、衣物等,也可能成為感染原。

染病關鍵
間接接觸,摸水杯也中招

其中,間接接觸是導致許多前往西非進行人道救援的醫護人員染病的關鍵。從電視上看到醫護人員都全身防護戒備,為何他們的感染率還是很高?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羅一鈞曾於非洲奈及利亞協助伊波拉防疫工作,他表示,當地醫護人手不足,工作量超載,加上天氣炎熱,醫護人員穿著防護衣一整天後,於脫衣過程疏於防範,因沾染到衣服上的病毒而遭受感染,「即使自己處處防範,也可能因為同事的不小心而染病;假使同事手上沾有防護衣上的病菌,你摸到他握過的水杯後進食或揉眼睛,都可能導致感染。」

本期相關報導》
你一定要懂的伊波拉病毒 (圖表)

延伸閱讀》

醫師羅一鈞勇闖伊波拉疫區 永遠站在病人這邊
鈴木一朗:完成夢想 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
黃勝堅 從救命到顧命 永遠可以更用心

【原文刊載於《今周刊》929期,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今周刊》官方網站;《今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代謝症候群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危機之一,且往往與肥胖、三高等脫不了關係,到底代謝症候群會對健康造成什麼影響?琳安聯合診所王志軒醫師表示,「代謝症候群」雖然不是一種疾病,但卻是一群會大幅增加許多疾病發生率的高危險因子,且隨著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時間越長,越容易對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代謝症候群」被視為...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陝紅宇 一項小型研究表明,在懷孕期間繼續運動的女性可能會有更高級運動技能的嬰兒。 東卡羅來納大學副教授May發現:1個月大的孩子在運動技能發現有明顯不同,那些母親在懷孕期間定期進行有氧運動的小孩子往往具有更強的運動技能。 那這項運動技能有什麼意義呢?據May介紹,發展運動技能...

閱讀詳情 »

《好醫師會客室》美食入口痛風上身,好醫師教您預防痛風。(影片/優傳媒製) 優傳媒記者溫建鈞/台北報導台灣人愛吃美食,也增加得「痛風」的風險,振興醫院過敏免疫科李信興主任表示,日前受邀在「好醫師會客室」節目以專業內容但是顯易懂的方式,針對國人所關心的痛風問題表示,治療痛風其實不用開刀,因為開...

閱讀詳情 »

臺北榮總護理師江慧婕。(圖/榮總提供) 優傳媒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人命就在一瞬間!臺北榮總護理師江慧婕,上月搭捷連,突然聽到廣播有人心臟病發作,立刻衝到病人身邊,協助救人,並且成功挽回一條生命,獲北捷表揚並可免費搭捷運50趟。北捷表示,108年07月11日下午2點左右,臺北榮總江慧婕護理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