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你不知道的秘密武器!膝關節感染治療免挨針~

你不知道的秘密武器!膝關節感染治療免挨針~

在台灣置換人工膝關節已相當普遍,但仍存在大約1%至3%的感染率,人工膝關節一旦發生感染其治療過程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過去病人須施以抗生素治療長達六週之久,長期施打抗生素對身體的傷害不在話下。當本身具有關節功能與殺菌能力的「含抗生素人工關節」出現後,不但提升治療效果,還能讓患者減少住院時間與挨針受痛的苦惱。

人工膝關節重建手術成功率已高達99%以上,但仍存在著感染風險,若延誤就醫,嚴重的話恐喪命,不可不慎。台灣林口長庚醫院關節重建骨科教授張毓翰說,
接受人工膝關節重建,術後患者的紅,腫,熱,痛如果未能隨著時間逐步改善,甚至有加劇的情形,或伴隨傷口大量分泌物的出現,就必須高度懷疑術後傷口是否遭受到感染。張毓翰強調,若不及時就醫,細菌很可能會蔓延到全身引起敗血症,最後恐怕會面臨截肢的命運,甚至還會有生命危險。

張毓翰表示, 所有的手術都有機會遭到感染,目前人工膝關節手術平均感染機率約1%至3%,感染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病人本身抵抗力差、手術過程產生汙染、病人傷口照顧不完善、以及跟醫師的經驗多寡也有關係等。

張毓翰說,人工膝關節感染的手術治療方法,近年來已經或的極大的進步;過去的治療方式,是放置「沒有關節功能」、含抗生素的骨水泥,一旦植入後,病人的腳就要直直擺放2至3個月,可能會造成肌肉萎縮、膝關節僵硬,進而影響下一階段的重建手術;並且還須住院一個半月至兩個月,每天施以抗生素治療,此抗生素伴隨相當程度的腎臟、肝臟毒性,連帶影響治療成效。

現今使用「具關節功能」、含抗生素「骨水泥」的新技術,能夠彌補傳統治療的不足。張教授說,此款器材可提供膝關節內高濃度的抗生素,是傳統從靜脈注射的100倍以上,達到局部高濃度,全身性低濃度的治療效果,可減少使用抗生素伴隨而來的腎毒性、肝毒性、或耳毒性的發生,同時提升治癒率。

台灣林口長庚醫院骨科分為脊髓、頸椎、骨質疏鬆、人工關節置換與重建、髖關節感染、膝關節感染、肩、膝關節重建及運動傷害等專科,是全台灣第一個將骨科依照醫師專長,細分為不同科別的醫院。張毓翰說,在林口長庚醫院專門進行人工關節置換的醫師,每位醫師一年內的關節置換手術量平均超過200檯。2013年台灣林口人工膝關節初次置換超過1000檯,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人工關節團隊。



相關推薦

新竹振道/記者林彥斌/新竹報導 新竹市長林智堅一走進貴賓接待室,隊員們的歡呼聲,簡直要把屋頂掀翻一樣,女生們的精神與活力,把市長嚇了好大一跳。新竹高商女子籃球隊在HBL完成二連霸,最近獲得市長邀請見面,讚許球員們的好表現,為新竹市增添不少光彩。 新竹高商女子籃球隊的隊員不多,只有十個人,但是人數少卻...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睡到打出鼾聲不代表睡得越好,是否曾出現打呼聲突然中止?要注意可能是患了呼吸中止症,不但影響睡眠,嚴重者恐因氣道堵塞而吸不到空氣,導致窒息情況發生。個案31歲林先生職業是長途貨車司機,長期有頭暈、心悸、睡眠不足導致白天精神不濟,就診判定為中度呼吸中止症。 林先生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高雄報導】乾眼症過去好發於老年人,隨著生活型態改變及3C產品普及,年齡有向下修正的趨勢,已成為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據推估,台灣的乾眼症盛行率超過60%。如有眼睛乾澀、異物感或視力模糊等症狀,即便症狀輕微,乾眼症已可能找上你。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徐旭亮指...

閱讀詳情 »

▲多發性骨髓瘤雖是仍無法治癒的惡性腫瘤,但只要狀況允許,醫師強調儘量要接受自體骨髓移植,有助生活恢復如常。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程子奕/台中報導 只是定期看牙醫,洗個牙竟洗到血流不止送急診!49歲的洪小姐2年前因此意外發現自己罹患了「多發性骨髓瘤」,也總算知道為何長年鬧貧血、呼吸困難的真正元凶,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