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使用電腦過度 高中生關節提早退化

使用電腦過度 高中生關節提早退化

圖說:坐著一段時間,就要讓頸部肌肉作適度的舒展(擷取自flickr,作者Ray_from_LA,http://bit.ly/XL0opC)

欣傳媒 | 欣健康/楊晴雯

早上起床發現肩頸酸痛、無法轉動,若是經常性發生,別以為是落枕,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徵兆。一名17歲高中生,半年內數次發作頸肩僵硬、疼痛,近期更經常在早上起床時,感覺脖子、肩膀特別僵痛,甚至連頭都無法轉動,經醫師診斷發現,該名學生平日打電腦,運動,一次就長達數小時,關節使用過度,已罹患初期退化性關節炎。

台灣書田診所復健科主任潘筱萍說,替該患者檢查時發現,其頸部無法正常轉動、後仰,活動明顯受限,特別是早上起床頸部僵痛更為明顯,大約會持續10分鐘,有過度使用及數次發作的病史,診斷其為初期退化性關節炎。

潘筱萍表示,以往多認為退化性關節炎是年長者較易罹患,但門診觀察發現,自2000年以後,40歲以下罹病族群急速增加,比例超過五成,與現代人喜歡長時間使用3C產品有關,好發部位以頸椎最多,其次為腰椎、膝部。潘筱萍說,曾有病患來問診時,肩頸僵痛以為是睡姿不對,導致落枕引起的不舒服感,3個月內就發生2-3次,她說,這樣的情況很少見,應該要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治療。

潘筱萍說,退化性關節炎好發原因常見為,不正常的姿勢、頸肩固定同一姿勢太久或某一動作太頻繁、缺乏適度運動、忽略平日保健及受傷黃金期。她舉例,平時要注意坐姿,例如,坐20分鐘後,就應轉轉頭、拉上肢動一動,讓頸部肌肉作適度的舒展。

初期退化性關節炎,會造成局部疼痛,後腦杓、肩、頸的僵痛、酸疼;若已形成骨刺,造成神經根壓迫,會引起肩膀、上肢的酸麻、疼痛及無力;脊椎動脈壓迫時,可能出現姿勢性頭暈、目眩、耳鳴等,甚至暫時性失明失聰;頸脊髓壓迫,則可能會導致大小便失禁和下半身麻木無力、行動不穩等情況。

潘筱萍強調,早晨起床肩頸僵硬、疼痛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前兆,若經過平躺休息都無改善,就應儘速就診。初期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軟骨已遭磨損、會有紅腫痠痛情形發生,醫師會建議患者透過藥物及物理治療;急性發作時,多躺及接受復健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平日保健指導,將能減緩不適症狀外,並有預防惡化的效果。

生活化的、休閒化的健康新知,請進【欣健康http://solomo.xinmedia.com/health

相關推薦

為防堵校園疫情持續蔓延,全國各級學校及幼兒園停止到校上課延長至6月14日,但至今各地仍不斷傳出確診個案,根據教育部今(29日)公布全國各級學校確診人數,截至昨日下午5時30分,國內學生染疫人數為256人,比前一天增加27人,其中又以大專院校情況最為嚴峻,已有超過百名學生確診。教育部長潘文忠25日宣布...

閱讀詳情 »

台灣昨(28日)天在新增19例死亡個案,不只創下單日新高,累積死亡人數78人,也已經超越2003SARS的死亡人數73人。醫師李秉穎表示,由於這次社區感染病毒已經進入社區,年長的患者增加死亡人數就會變多,而和SARS相比,惡化速度較快。另外,這幾天還出現死亡年輕化趨勢!(民視新聞/王富民 蔡承佑 台...

閱讀詳情 »

記者李訢愷/台北報導 以色列是全球疫苗接種率最高的國家,在國內50歲或以上之國民目前已經有92%接種新冠肺炎疫苗,除了之前衛生部門已經取消戶外口罩令及全面恢復上班與上課後,今23日宣布,將解除以色列境內所有防疫限制及綠色同行證措施,民眾自6月起就可恢復正常生活。 以色列有超過510萬國民已經完成接種...

閱讀詳情 »

https://grinews.com/news/wp-content/uploads/2021/05/嬰兒的COVID-19症狀.wav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新冠病毒已在全球造成1.67億人感染,347萬人死亡。這場令全球恐懼不安的疫情,唯一讓父母稍微安心的是,大多數感染COVID-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