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俗稱抽神經的「根管治療」其實超危險!?病菌會從這顆毒牙進入...向癌症一樣,感染你全身!?

牙醫師絕口不提的真相

這本由克拉茲醫師和利維醫師合寫的書,應該要讓所有的醫生和牙醫都看看!

首先,這幾年來我看過的很多研究都支持威斯頓.普萊斯醫生(Dr. Weston Price)的概念,就是對牙齒做根管治療,會造成各種不同類型的細菌滋生,引發多種類型的感染。普萊斯醫生的研究,在當時算是非常傑出。

然而,普萊斯醫生的發現,卻披露牙科中最賺錢的生意──根管治療──的問題。他的研究影響到那些想要在平靜、無爭議之下賺錢的牙醫。還有,喬治.曼寧博士(Dr. George Meinig),一位早期質疑根管治療安全性的博士,寫了一本《根管治療大黑幕》(Root Canal Cover-Up),帶來了更多的根管治療,對於健康的危害,以及與多種全身性感染的關聯性。

普萊斯和曼寧受到那些「想要維護根管治療是安全」的同事們群起攻擊。克拉茲醫生則是最近的一位,因為宣稱根管治療的牙齒,可能是遠距感染的病灶來源之一,而受到根管同業憤怒攻擊的醫生。這種感染,是由受到感染的牙齒,將微生物送進血液與淋巴系統而引發,在全身特定器官或位置停留下來,就像癌症一樣擴散,最終導致各種全身性疾病。

 

俗稱抽神經的「根管治療」其實超危險!?病菌會從這顆毒牙進入...向癌症一樣,感染你全身!?

(根管治療有可能讓病菌從口腔進入體內。圖片來源:Pixabay)



我個人是因為牙科用以填牙的汞合金釋出的汞蒸氣,所造成的毒性,而涉入這個議題。郝爾.賀金仕博士(Dr. Hal Huggins)告訴我,從根管牙齒滲出的毒性,比從汞合金揮發的汞蒸氣更糟糕。我原本完全不相信,但他堅持要我檢查一些他從患者身上拔出來的牙齒,有的做過根管治療,有的則沒有。

我的研究助理物僅僅是將牙齒放入蒸餾水中,然後測試「牙齒浸泡過的水」對抑制或殺死腦組織中重要酵素的能力,就對毒素的毒性程度大感驚訝。

從這個簡單的測試開始,我們開發了測試牙齒和牙膠相關的「牙齦溝液」的毒性影響程序。總結來說,壞死的組織如果留在體內,像是根管治療的牙齒,就會感染病原菌,而這個感染會傳播、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當我們對接受根管治療的牙齒進行測試時,這些牙齒在一定程度上都帶有毒素。然而,有些毒性極大,大到能夠傳送細菌外的毒素,進到身體其他部位,引發重大疾病。

我們被一些牙科醫生質疑,認為這種感染性微生物的轉移,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已經有些醫生試圖證明,普萊斯醫生的「病灶感染學說」是無效的。在我看來,那個想要「證明」普萊斯醫生錯誤的科學研究企圖非常可疑,而且研究執行的品質欠佳。

最近,一個贏得諾貝爾的最新技術,稱做聚合酶鏈反應(PCR),就可以發揮力量,提供普萊斯醫生「病灶感染學說」的科學性支持。簡單地說,PCR可以識別導致多種全身感染的細菌,如胎盤感染、早產和新生兒體重過低、動脈粥狀硬化、血管斑塊中導致心臟病發作的細菌,以及各種器官的多重感染,如腎臟與肝臟中發現的感染性細菌等。

口腔內的齒槽空穴(cavitations)細菌,基本上是引起全身性感染的主要來源,這並不是一個荒謬的概念。

接受根管治療而「死掉的」牙齒當中,齒槽穴內可以發現大量的致病菌,大大地增強了輸送病原微生物和外毒素(exotoxin)進入體內的能力。

PCR的研究,多次在確認感染的器官中發現細菌,和患者接受根管治療牙齒的細菌是同一個來源。否認這件事,可說是件極為荒謬的行為,但那些想要繼續為病人施行危險的根管治療,用來謀生的醫生們就是這樣做!

根管牙齒,也會導致顎骨壞死,或是蘊藏有著同樣病原微生物的「空穴感染」(cavitations)。空穴感染會引發巨大痛苦,同時散播微生物感,進而染引全身性疾病。在我測試牙齒和齒槽空穴碎片毒性的時候,發現很多齒槽空穴的毒性比牙齒根管還要高。而且,所有齒槽空穴衍生的物質,對於測試用的酵素來講都是劇毒。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開始知道很多患者都藉由拔除根管牙齒,以及口腔手術清除齒槽空穴的碎片,來移除這種毒素的侵害。這是許多牙醫試圖幫助病人免於可疑的牙科手術,而造成全身疾病的初始階段,成功率可說相當可觀。科學性極高的PCR研究顯示,他們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然而,即使在今天,牙科界還是堅決否認根管會導致全身感染和疾病,並且無視許多有力的科學證據,證明根管治療死牙引起的毒性。

願意揭露根管毒性的人,都是冒著他們執業生涯的巨大個人風險。這本由克拉茲和利維醫師所寫的書,詳細講述了當前的奮鬥。


博伊德 E..海利博士(Dr. Boyd Haley)
肯塔基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CTI科學

 

俗稱抽神經的「根管治療」其實超危險!?病菌會從這顆毒牙進入...向癌症一樣,感染你全身!?

本文摘自博思智庫《牙醫絕口否認的真相:致命的毒牙感染

相關推薦

北美台灣生技論壇聚焦精準醫療 行動基因分享頂尖科技應用 (台北訊)一年一度、享譽國際的北美台灣生技論壇(Taiwan Bio Forum)日前於美國哈佛醫學院展開,由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及新英格蘭玉山科技協會(MJNE)主辦,在今年主題為「健康醫療大創新」的科技場次中,行動基因公司特別...

閱讀詳情 »

科美診所:痔瘡免住院、免麻醉報到至離院60分鐘輕鬆離院 面對痔瘡這個令人坐立難安的痛,很多人會因為不好意思而不敢就醫,選擇忍耐、上網找資料自我診斷,或是自行擦藥處理。不少患者忍了好幾年,等到病況惡化才求診,大部分患者往往都是等到排便出血或疼痛難忍才就醫,此時往往已是痔瘡較後期,且相對的治療時間也會較...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藝 編譯 如果蟲子爬到我們的腿上,我們會癢;如果一根頭髮落在我們皮膚上,我們會癢;如果蚊子咬我們,我們也會不斷嘀咕「好癢」。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每一秒鐘都發生著各種瘙癢,然而科學家卻對人類常會發生的這種皮膚感覺知之甚少。 對於某些人來說,即使是輕微的觸碰,比如衣服摩擦皮膚,也...

閱讀詳情 »

高血壓有沈默殺手之稱,尤其高血壓的症狀並不明顯,等到嚴重影響心血管健康時恐為時已晚!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兒科馬瑞杉醫師表示,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18 歲以上民眾每年應至少量一次血壓,若有家族史的民眾更應該從年輕起就注意自己的血壓,才能避免高血壓默默影響健康!  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18 歲以上民眾每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