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傷寒+副傷寒創新高 出國不要生食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迄今傷寒確定病例共7例,副傷寒確定病例共4例,多數為境外移入,創下近3年同期新高,感染國家包括印尼、菲律賓、巴基斯坦、柬埔寨、尼泊爾,以及緬甸。該署建議民眾,出國應避免生食,不食用路邊攤食品,飲水應選擇煮沸或使用瓶裝礦泉水,以免感染。

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近3年同期傷寒境外移入病例數分別為1、2、6例,而100至102年同期副傷寒境外移入病例數分別為1、3、0例。

疾管署表示,傷寒為第2類法定傳染病,潛伏期約8至14天,最長可達60天,經常發生於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主要的傳染途徑為生食或食用未煮熟、遭受病患或帶菌者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水,常見症狀有持續性發燒、頭痛、不適、厭食、紅疹、腹痛、便秘或腹瀉等。副傷寒潛伏期約1至10天,傳染途徑與傷寒相似。

疾管署強調,預防傷寒及副傷寒的方法,包括食物要充分煮熟,並以熱食為宜;不吃生食,不食用路邊攤食品,飲水煮沸或使用瓶裝礦泉水,並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飯前及便後一定要徹底洗手,才能有效防範感染。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137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韓國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嚴重,大丘市婦人引發上百人確診,根據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韓國病例已有763人,因此指揮中心今(24)日決定,韓國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至第三級警告,非必要勿前往,2月27日零時開始,韓國入境民眾全面居家檢疫14天。另外,台灣今...

閱讀詳情 »

耳鳴後暈眩 不是梅尼爾氏症 一名27歲女性數年來,飽受「陣發性的暈眩」之苦。每當暈眩發作前,左耳會先聽到嘰嘰叫的聲音大約兩天,彷彿耳邊就停著一隻蟬。然後就會在某種狀況下,突然發作暈眩;接著數小時,都會感到周遭在旋轉、噁心、嘔吐,幾乎無法站立。但奇怪的是,左耳居然不再嘰嘰叫,彷彿那隻蟬突然飛走了。 提...

閱讀詳情 »

平時有在運動的我們,不論是每週固定上健身房訓練、在操場跑跑步,還是參加各式球隊,肯定都對「補充蛋白質」的觀念不陌生吧! 但是,你知道為什麼只要有運動就要「補充蛋白質」嗎?今天除了蛋白質之外,為什麼還要特別提到胺基酸?到底蛋白質和胺基酸對於我們的運動成效會有什麼影響呢?就由營養師為喜愛運動的你來解答...

閱讀詳情 »

腸道菌相的組成與孩子的腸胃健康、過敏狀況和心情有很大的關聯性,所以越來越多爸媽想要為孩子補充益生菌,但益生菌種類繁多,功效也不盡相同,到底該怎麼挑選呢? 今天來聽聽好食課營養師的新發現,快速了解讓孩子更健康的益生菌吧!   爸媽最困擾的3個孩子成長健康問題,你中了嗎? 親子天下調查發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