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能型人工水晶體合併散光矯正 重返睛彩視界

全能型人工水晶體合併散光矯正 重返睛彩視界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65歲退休老師,有嚴重的遠視、老花眼,平時都要準備兩副厚重的眼鏡,才能看書、打麻將,但視差也造成頭痛問題;半年前,她的視力愈來愈模糊,就醫檢查發現罹患二級白內障,且有散光,必須進行白內障手術。醫師考量患者平時有近距離用眼需求,也常到處旅遊,建議選擇全能型人工水晶體,術後隔天視力立即回春,不但擺脫了眼鏡,就連長期頭痛困擾也一併獲得改善。
多數白內障患者 合併老花散光問題
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大部分的白內障患者同時面臨老花及散光的問題。開業眼科診所院長李永誠指出,過去白內障患者置換人工水晶體,僅有球面單焦點透明片的選擇,術後都需要準備1至2副的眼鏡,才能看得清楚;若常外出活動,還得再加一副太陽眼鏡,造成生活上許多不便。
多功能性人工水晶體 滿足患者用眼需求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人工水晶體發展出多功能性,有非球面、多焦點、矯正散光及過濾藍光片等。李永誠院長表示,3C產品發達,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以及生活品質提升,如今患者更需要全方位的視力範圍,包含遠、中、近都要有良好的視力,而多功能的人工水晶體正能滿足各種用眼需求。
李永誠院長說明,非球面的人工水晶體,提供較清晰的視覺及穩定的視力品質;多焦點、矯正散光的人工水晶體,可讓患者擺脫手術後配戴眼睛的不方便;過濾藍光的人工水晶體,則能過濾部分有害藍光、阻擋紫外線傷害視網膜及黃斑部,降低眼睛發生病變的危害。
置換人工水晶體 應詳細檢查評估
如何選擇適合的人工水晶體呢?李永誠院長建議,進行白內障手術前,由醫師先做詳細的眼睛檢查,如視力、散光度數、是否有眼角膜病變、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等,以及水晶體是否曾經受傷、是否有青光眼等;接著患者必須與醫師做好雙向溝通及討論,包括日常用眼需求,如看書、使用3C產品、喜好活動,以及是否希望擺脫眼鏡等,再來評估最適合患者使用的人工水晶體。
全能型人工水晶體 同時解決視力問題
李永誠院長舉例,若患者的視網膜健康,裸視低於0.4、散光超過50度,術後有近距離用眼需求、喜愛戶外活動,又不想配戴眼鏡,可選擇全能型人工水晶體,眼睛視力問題就能同時改善。
術後兩星期 眼睛不可搓揉碰水
李永誠院長提醒,術後兩星期內,應按時點眼藥水、不要搓揉眼睛、眼睛不可進水、外出記得戴太陽眼鏡、避免長時間用眼,遵照醫囑定期回診;若出現視力模糊、刺痛等症狀,應儘快回診檢查,確認是否有傷口感染的情形。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134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1明20歲的莊先生,平時偶爾小跑步運動,因為看了電視轉播東京奧運比賽後,於是熱血沸騰時常出門運動,沒幾天就感覺腰酸背痛,在床上怎麼躺都不舒服,經由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骨傷科主任任東輝診察後發現,莊先生因為運動過量引起肩頸腰背部肌肉緊繃,採每周1次施以拔罐、針灸與美式整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首創機動接種隊,結合COVID-19疫苗接種合約醫療院所的醫護人員,前進社區提供到宅施打服務。對於長照服務對象疫苗施打整體規劃,第一階段優先考量照護機構為人口密集族群、風險大,臺北市政府優先提供照護機構(住宿型)接種服務。憂疫苗副作用 意願接種人數下降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肌膚不適,根源不一定是肌膚本身,有可能是其他臟腑生病的警訊。透過中醫的角度,了解各器官與肌膚的關聯,就能更全面地認識肌膚問題。中醫「肺主皮毛」的概念中醫認為皮膚的好壞與肺息息相關,肺氣充足,皮膚受到足夠的濡養,能呈現晶瑩剔透的感覺,但肺氣缺乏,肺氣無法給予皮膚充足的養分,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仍約有400萬人死守莫德納,不願接種牛津AZ與高端,外界推測9月輝瑞BNT將抵台,美國研究發現,面對新冠Delta變異株,莫德納保護力較好,今(10)日有2名境外移入正好都是從美國回台,擁有完整輝瑞BNT保護力。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新增5名境外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