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制酸劑勿濫用 顧胃須腸胃氣順

制酸劑勿濫用 顧胃須腸胃氣順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胃痛、胃脹氣發生時,許多人會選擇吞顆胃藥,以為抑制過多的胃酸就能解決問題;其實,胃藥僅能中和胃酸,長期服用不僅傷胃,更影響各器官的功能運作。中醫師指出,胃酸過多代表腸胃的血液循環差,導致食物滯留時間過長,胃酸自然分泌過剩,要從改善腸胃氣血著手,才能常保腸胃健康。

根據IMS資料發現,去年國人總共吃掉超過22億顆胃藥,其中制酸劑藥品高達17億顆以上。中醫師李深浦觀察發現,通常西醫開立止痛藥、消炎藥時,都會主動開胃藥給病人,或病人怕吃藥傷胃,也會要求醫師開胃藥,以為吃西藥配胃藥可顧胃。但是否真有必要吃胃藥?那可不見得。

李深浦表示,事實上,部份胃藥是含有重金屬氧化鋁或氧化鎂的混合製劑產品,長期服用卻會傷胃及發生腎臟、肝臟病變的疑慮,甚至影響腦部運作功能,會出現想事情靈活度不好,長期累積,恐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

「胃酸是殺菌的第一道門戶!」李深浦進一步解釋,胃酸可殺死食物中的細菌、黴菌;而胃藥是一種制酸劑,長期服用會使胃酸變少,反而導致腸胃殺菌功能不好,造成幽門桿菌增加,也增加發生腸胃病變、皮膚過敏等疾病的風險。而且現代人飲食習慣不好,喜歡邊吃飯邊喝湯,或配飲料一起吃,食物消化需要在腸胃發酵分解,將營養輸送到肝臟,再經由肝臟分解輸送到全身各器官;若胃部水分過多,會導致食物發酵變差,造成食物停滯在胃的時間過長,就容易分泌過多胃酸,產生胃痛、胃脹氣及胃酸逆流,甚至會有心臟二尖瓣、三尖瓣脫垂,以及中氣不順的現象。

李深浦強調,以中醫觀點來說,胃部消化食物產生熱量,小腸為吸收營養的「營血」,大腸則是排除廢物以及生產「衛氣」,腸胃產生的氣血充足,可推動血液循環,使「清氣上升、濁氣下降」,胃部氣血循環好,食物不會停滯在胃中,胃酸就不會過多也不會逆流;所以,用中藥治療胃酸過多、胃脹氣與胃痛,應用使腸胃順氣的藥物,只要腸胃的氣順就沒有胃酸過多的問題。

至於平常飲食起居該如何來保養腸胃呢?李深浦建議,胃腸保養首重細嚼慢嚥,日常飲食要充分嚼爛,讓口水充滿食物,幫助食物消化,胃酸也得到調節,並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血液氧氣充足,更帶動腸胃血液循環,自然有健康無病痛的胃腸。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61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2021年醫療科技展將於週四(2日)盛大展開,亞東紀念醫院今年再度攜手遠東集團的遠傳電信共同進行展覽,提出更多科技方案協助醫療。本次展出亮點包括「5G救護車」:利用5G網路穩定、快速、低延遲的特性,達成多方即時遠距會診,讓遠端醫師可以進行精準指導,並整合智慧眼鏡呈現第一視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妳曾觀察過自己的私密處構造嗎?妳知道女性陰唇外觀其實大有不同嗎?近年來,越來越多女性會透過從鏡子中觀察、描繪自己的私密處,進而更了解自己私密構造的風潮,過程中也許會因固有的文化習慣而感到羞赧,但如果能細細體察與感受,其實就有機會對自己的身體更加了解,提昇自信由外在美到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知道自己的肝癌風險指數有多少嗎?肝臟是沈默的器官,等到發現腫瘤通常都已經是晚期,而看似沒有症狀的B型肝炎、C型肝炎,其實就是造成死亡國病的最大元兇。肝癌危險指數大揭秘!B肝比C肝更危險!花蓮門諾醫院胃腸內科主任鄭穆良醫師說,肝癌是國人第二大癌症死因,而B肝、C肝就是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乳癌病理報告的複雜與困難度極高,不僅讓常病友手足無措、挫折感大增,若罹患的是「三陰性乳癌」,為高惡性,具高死亡率、高復發率,常被認為確診等於宣判死亡,但現今「免疫療法」可透過精準抑制癌細胞特定抗原,喚醒自身免疫力消滅癌細胞,有效提升整體存活期從13-18個月至超過兩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