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包粽子當復健 腦中風病友練手力增靈活

【台灣新生報記者江乾松報導】

包粽子當復健 腦中風病友練手力增靈活
▲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愛腦友團隊舉辦「粽香傳情」活動,病友包粽子當復健。(記者江乾松攝)
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愛腦友團隊昨(二)日舉辦「粽香傳情」活動,邀腦中風病友參與粽子DIY,讓病友在製作過程中訓練雙手靈活度及肌力,更讓他們享受包粽子的樂趣,現場還邀請蘭平幼兒園小朋友表演唱歌、跳舞,病友們跟著音樂打拍子,開心的笑容全顯現在臉上。

神經內科鄭智文主任表示,中風後的復健對病患來說非常重要,若能在早期積極的復健,加上家人的支持與關心,並適時的配合醫師在藥物上的規劃,就能幫助中風患者儘快回歸正常生活,也能減輕家屬照顧的辛苦。。

復健科賴祥宇職能治療師說明,在日常的居家生活中就能幫助腦中風患者復健,像是簡單的打掃或是園藝工作,都可以在勞動中增加患者肢體的運動並建立其自信心;包粽子即能藉雙側整合協調動作,增加患側肢體操作促進病友功能性恢復。。

中風患者最擔心的就是二次中風,根據統計每一百名中風病患,在五年內約有三十名患者會再度中風,並且留下比第一次還要嚴重的後遺症,因此鄭智文主任提醒民眾,一定要遵守「三不一沒有」的原則—不抽菸、不油膩、不停藥,就能沒有血管栓塞的問題。。

鄭智文主任呼籲,一旦發生半側肢體無力、嘴歪眼斜、口齒不清等腦中風常見的症狀,務必在一小時內送醫治療,增加33%治癒率,千萬不要因初期症狀不明顯採觀望態度,錯失治療良機。
 
本文出處: 台灣新生報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2&CID=274975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尚未進行3期試驗的國產疫苗可能透過「免疫橋接」方式取得緊急使用授權(EUA),遭諷「全球第1」,不過,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昨(1)日則出面背書,未來研發中的疫苗透過「免疫橋接」取得認證,將是必然趨勢。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於「新冠疫苗知多少」記者會表示,我國可能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賴欣平報導】魚刺卡喉,坊間流傳的偏方,像是靠「吞飯」、「喝醋」等行為自救,這些行為千萬母湯!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喉科主任暨睡眠專科醫師李立昂教授提醒,喉部卡魚刺的問題可大可小,若沒有用對方式,放任喉嚨持續性感覺不適仍未即時就醫,小心產生嚴重併發症!避免NG自救行為! 移至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2019年護眼趨勢調查發現,國人平均每天使用3C產品超過10小時,其中常見的前三名症狀為眼睛疲勞、乾澀與視力模糊。尤其近期因疫情,越來越多人開始居家辦公,學生也在家改為視訊上課,不管工作或休閒娛樂,都依賴3C產品,讓原本就使用過度的眼睛不適感飆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診斷胃腸道基質瘤者每年至少新增400至500名患者,其中有3成為復發或轉移性的胃腸道基質瘤,且帶有特定基因突變的患者,除了預後較差之外,當前的治療並不能全面照顧胃腸道基質瘤患者。所幸,今(110)年TFDA已核准針對血小板衍生生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