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及早用胰島素增敏劑 糖友可降「心」風險

及早用胰島素增敏劑 糖友可降「心」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最主要的死因!對於糖尿病患該如何去除「心」腹大患?中山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林中生教授指出,糖尿病人中有七至九成都有高血壓,高血壓病人則有一成五會伴隨高血糖,其共同機轉則是胰島素阻抗性造成,以致於易出現心血管粥狀硬化;所以,在治療糖尿病時,不只是要降血糖,也要治療胰島素阻抗,及早使用胰島素增敏劑,可以使治療效果更好。

林中生教授進一步說明,台灣大多數糖尿病患者皆為第二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病理因素為「胰島素阻抗性」及「β細胞功能缺陷」;若胰島素阻抗性增加,置之不理,會使血液變得更加黏稠,對血管內皮細胞造成發炎,以致於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所以若要降低糖尿病患的死亡率,避免心血管疾病為當務之急。

林中生教授強調,目前多數糖尿病藥物主要以刺激胰臟分泌更多胰島素,來維持正常的血糖值,但卻可能導致胰臟β細胞過勞死,進而得提早打胰島素;而胰島素增敏劑則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來達到改善胰島素的阻抗性,提高體內葡萄糖利用率,持續穩定控制血糖值,甚至有可能一生不用打胰島素,並能降低併發症風險。至於糖尿病患何時該使用胰島素增敏劑治療?林中生教授認為,越早開始越好,在餐前血糖達到110時就可使用。

德國科隆大學Erland Erdmann教授並表示,根據PROactive研究臨床成果顯示,在5,238名第二型糖尿病人中,使用胰島素增敏劑治療,可降低心臟病致死率、心肌梗塞以及中風的風險達16%;另外,針對高危險且曾經發生心肌梗塞的2,445名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試驗,可明顯降低心肌梗塞再發的風險達28%,可有效使第二型糖尿病患遠離心血管疾病威脅。

林中生教授並提醒,蘋果型肥胖是第二型糖尿病高危險群,肚子內臟脂肪太多,使得脂肪細胞變性並分泌過多游離脂肪酸,以致會產生胰島素阻抗性,不但肌肉骨骼會受影響,胰臟分泌胰島素功能會減少,血糖與血壓都會上升;而減重則有助減血糖,研究並發現,只要減重5%就可使血糖下降,甚至用藥量及種類都可減少。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94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吳姿蓉報導)隨著醫療設備日益進步,民眾生產時大多選擇大型醫療院所或婦產科診所,以求生產順利。但是,你能想像嗎?在那個醫學不發達的年代,孩子大多是靠產婆一個一個接生出來的,如今,即便醫學發展已達成熟階段,為何各國仍有許多婦女選擇居家生產? 期刊顯示居家生產 嬰兒死亡可能性低 英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準媽媽孕期體過重過輕,不只是有營養不良的風險而已,還可能提高新生兒的死亡率!根據美國馬里蘭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指出,準媽媽在孕期內若是體重過輕,孩子出生後一年內的死亡風險將會提高6倍之多。 孕期體重該增加多少 孕前BMI為依據 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醫學研究院指出,準媽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2歲的李小姐,結婚三年卻一直沒有懷孕,兩年前某日,李小姐經痛難耐,經血量突然變大,因忙著工作,只靠吃止痛藥撐著,後來痛到臉色蒼白,無法上班只好到婦產科求診。 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郭安妮醫師表示,經檢查李小姐卵巢,發現雙側各長出了一顆8公分及10公分的巧克力囊腫,因體積都...

閱讀詳情 »

真的要記住! 圖片來源 眾所周知蘿蔔營養豐富,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疾病。雖然吃蘿蔔好處多多,但只要是吃的都會有利有弊。吃對了方法還好,吃錯了方法後果可是不堪設想!就像有一些食物是不可以和蘿蔔一起吃的,也就是所謂的「食物相剋」。 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蘿蔔的食用禁忌吧!   ▼1. 白蘿蔔不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