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吸氧就可治病?!三高族都應該該知道的好消息,但前提該注意「這個條件」...

吸氧就可治病?!三高族都應該該知道的好消息,但前提該注意「這個條件」...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牛柯琪、shutterstock

吸氧就可治病?!三高族都應該該知道的好消息,但前提該注意「這個條件」...

宛如一座真實的太空艙,併排的座位、掛在頭正上方的氧氣罩,怎麼看都好像電影裡面才會出現的場景。其實,這般景象不單單只會出現在太空艙或是電影裡面,全臺目前,已有40家醫院有高壓氧的治療中心,到底什麼是高壓氧呢?又可治療哪些病症呢?


高含氧量 促進傷口癒合

吸氧就可治病?!三高族都應該該知道的好消息,但前提該注意「這個條件」...

奇美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牛柯琪教授,是臺灣研究高壓氧醫學的先驅,他解釋,高壓氧原本是用來治療潛水症的患者,概念為利用純氧使病變部位的氧氣含量,恢復到正常的數值,甚至更高,藉以提高組織內的含氧量並解除缺氧的症狀,進而促進新陳代謝、白血球殺菌的功能;加上循環效果提升,使得藥物更能被有效輸送發揮療效。

簡單來說,在正常情況下,正常人所吸入的氧氣會經由紅血球攜帶進入循環系統,並帶到全身提供新陳代謝。高壓氧治療,則是幫助燒燙傷、輾傷、血管損壞病變、腦外傷、癌症放射線治療後組織壞死患者,減少因傷口的破壞,而導致氧氣無法順利輸送造成缺氧、窒息的風險。治療方法是將患者置於高壓氧的艙室內,吸入90至120分鐘的純氧,使紅血球的攜氧量達到飽和,並將氧氣溶解於血漿之中,總量可增加至10倍以上,對傷口治療,有一定的療效。


三高患者佔多數

吸氧就可治病?!三高族都應該該知道的好消息,但前提該注意「這個條件」...

牛柯琪指出,現代人生活品質提高,餐餐大魚大肉,加上壽命普遍延長,易引發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代謝疾病,進而影響腦神經與心血管系統,或是腎臟功能退化、內分泌系統失調病變,近年來80%高壓氧治療的患者,正是因上述疾病而前來治療。

曾有傳聞,利用高壓氧治療有機會能夠喚醒腦死的病人。對此,牛柯琪教授說明,當已被判定腦死,無論接受任何治療,還是很難將其喚醒,不過,針對腦部嚴重受傷的人,使用高壓氧確實能發揮到不錯的輔助效果。

主要原因是高壓氧能迅速提升血液循環,使腦部獲得充足氧氣,幫助受傷的腦神經軸突連結,重建網絡系統;此外,高壓氧還可有效抑制發炎反應,及時避免二度傷害,降低動脈硬化的行程,並促進幹細胞由骨髓移送至身體受傷的部位進行修復與腦神經細胞再生的工作。


氧氣過敏 心律不整要注意

吸氧就可治病?!三高族都應該該知道的好消息,但前提該注意「這個條件」...

高壓氧的治療是否適用於所有人?牛柯琪表示極少數人對氧氣有過敏反應,如果第一次治療時沒有發生任何狀況即可不必擔心;或是有少數的年長者,在進行超過100次的高壓氧治療,會出現視力模糊的現象,不過停止治療後,視力多半能恢復,不會有永久性的傷害。但要特別注意,沒有治療的氣胸或是尚未控制病情的癌症,絕對不可以嘗試高壓氧治療,以免加重病情。另外如果有心臟衰竭或心律不整,也一定要確實與相關專業醫師商討和處理,確定沒問題,才可進一步進行治療。

 

【延伸閱讀】

越喝越渴?小心糖尿病纏身!

謎樣的食物(四):椰子油防失智?小心膽固醇飆高!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有句諺語說:「東西還沒壞,就別著急修」,很多人對待自己的身體也是如此,一點點不舒服大都不愛去看醫生,總認為自己沒什麼病,然而,統計指出有80%的重病患者是因為小病誤成大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明(5/8)晚9點中天綜合台36頻道《金牌大健諜》播出主題「嚇到吃手手! 醫師的驚世檔案!」邀請到...

閱讀詳情 »

來吧,說實話!你是不是也曾向你的牙醫騙過你多久刷牙?次數與刷牙時間皆有謊報過呢?不用擔心,你並不是唯一的一個。透過NPR美國牙周病學會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有37%的成年人承認這一點,此外,有46%的民眾表示,他們寧願做一些不愉快的行為活動,比如打掃廁所來底除掉每天使用傳統牙線清潔牙齒。但越來越多得證...

閱讀詳情 »

每年5、6月是俗稱的「梅雨季」,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每到了某一個季節,過敏性鼻炎就找上門,睡覺睡到一半,要不是咳醒,就是要起床擰鼻涕,白天精神不濟程度跟梅雨的陰天一樣令人沮喪。這種隨著氣候變化,病痛就會來報到的情況,稱為「氣象病」。 梅雨季不只會影響皮膚和呼吸道,還可能出現濕疹、關節肌肉疼痛、消化不...

閱讀詳情 »

睡前大家總覺得吃個東西暖暖胃,會睡得比較好,或是一躺下來就覺得肚子餓,這有可能是胃腸破洞了!根據流行病學的調查,大約每十人就有一位患過消化性潰瘍,盛行率是歐美國家的三倍以上,其中又以老年人最為嚴重。 高雄榮總胃腸科教授許秉毅醫師表示,成年人吃過晚餐,睡前卻餓到睡不著,通常是胃酸分泌過多導致,十二指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