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喝粥原來要在「這個時間」吃才養生!5種不同族群食補小妙招,喝粥原來學問這麼大...

喝粥原來要在「這個時間」吃才養生!5種不同族群食補小妙招,喝粥原來學問這麼大...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喝粥原來要在「這個時間」吃才養生!5種不同族群食補小妙招,喝粥原來學問這麼大...

秋天是保護腸胃的關鍵時期,早上喝粥就是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古人認為「晨起食粥,推陳致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以說,早餐喝碗粥能潤燥滋陰、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益於養生。<周書>中有提到,【黃帝烹穀為粥】,在黃帝時期,人們就開始吃粥了,粥在藥膳中更是佔有重要地位,不管是吃慣大魚大肉的達官貴人,或是粗茶淡飯的百姓,想要保健養生,都少不了粥品,一直以來,民間就有依照四時節令吃粥的習慣,像是臘月初八要吃臘八粥;夏日酷暑要吃清熱解毒綠豆粥,秋天乾燥就要吃些滋陰潤補的銀耳粥。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了62種藥粥,包括小米粥、糯米粥等各種穀類粥品,雜糧果實也能入粥,像是赤小豆、綠豆、藝人、蓮子、芡實等

喝粥原來要在「這個時間」吃才養生!5種不同族群食補小妙招,喝粥原來學問這麼大...

人參雞粥

  • 食材:童子雞一隻,糯米一杯(泡20分鐘米)、人參、紅棗8-10粒、蔥花
  • 調味料:鹽、胡椒粉
  • 做法:把糯米、紅棗、人參,塞入雞肚子裡用雙腿封住肚子口,加入水煮2小時
  • 食用方法:從雞肚打開取出糯米,加入雞湯煮成粥,加入胡椒鹽粉調味即可

 

5種人群喝粥食補小妙招及推薦粥品

喝粥原來要在「這個時間」吃才養生!5種不同族群食補小妙招,喝粥原來學問這麼大...

顧氣管的粥品,用黃耆、百合、玉竹、防風、熬煮的玉屏風散,適合孩子和老年人。

喝粥原來要在「這個時間」吃才養生!5種不同族群食補小妙招,喝粥原來學問這麼大...

以前農業時代,體力勞力吃重,以前的人,吃糙米排骨粥,糙米比一般白米更有飽足感,也好吸收,排骨也多補充一些熱量。

喝粥原來要在「這個時間」吃才養生!5種不同族群食補小妙招,喝粥原來學問這麼大...

成年人尤其是男性同胞一到中年,很多都面臨體重增加的問題。長期坐辦公室活動量少,很容易囤積脂肪,而且平時免不了喝酒應酬,對肝臟和腸胃功能都不利。對於這類人群,可以在粥中加入雜豆(如紅豆、綠豆)及蔬菜等,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有利於脂肪、膽固醇代謝,同時也能保持血糖穩定。

喝粥原來要在「這個時間」吃才養生!5種不同族群食補小妙招,喝粥原來學問這麼大...

懷孕期的,可用牛肉湯熬粥,孕吐話要吃清淡的粥,吃清粥,以減低不舒服的感覺,白粥裡面丟一顆梅子或紫蘇梅。

喝粥原來要在「這個時間」吃才養生!5種不同族群食補小妙招,喝粥原來學問這麼大...

電腦一族由於電腦辦公、看書或看電視等長時間過度用眼,常會產生眼睛疲勞,可在粥裡加些護眼食物,如深色的大黃米、小米、黑米、紫米、枸杞、胡蘿蔔等,深色食材中含有的類胡蘿蔔素在人體能轉化為維生素A,有益眼睛健康,而黑米和紫米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能抵抗眼睛衰老。

喝粥原來要在「這個時間」吃才養生!5種不同族群食補小妙招,喝粥原來學問這麼大...

喝粥原來要在「這個時間」吃才養生!5種不同族群食補小妙招,喝粥原來學問這麼大...

螃蟹芋心雞汁煲粥

  • 食材:白米飯150g、芋頭丁100g、乾香菇2朵、乾蝦米30g、紅蔥頭20g、土雞腿肉30g、青蟹(中)1隻、
  • 調味料:米酒1大匙、胡椒鹽1/2小匙、滴雞精50cc、蒜油適量、雞蛋1粒、蔥花10g

做法:

  1. 首先用白米及芋頭必須先熬煮成粥狀備用。
  2. 乾香菇、紅蔥頭及乾蝦米切成細絲碎後備用。將螃蟹洗淨後切成約八塊狀備用。
  3. 再將砂燉鍋加入蒜油及乾香菇、紅蔥頭、乾蝦米,放入鍋內炒至香味四溢再放入土雞腿肉炒熟。
  4. 加入烹調程序1及青蟹、滴雞精、調味料等食材熬煮約3分鐘,起鍋前加入雞蛋、蔥花即可食用。

 

喝粥原來要在「這個時間」吃才養生!5種不同族群食補小妙招,喝粥原來學問這麼大...

韓式松子粥

食材:白米一杯、松子半杯

做法:

  1. 米洗好泡水約3小時,瀝乾水分備用
  2. 米加入一杯水,松子加入半杯水,用果汁機攪拌
  3. 用厚點的鍋子把打好的米加入4杯的水煮成稀飯(用慢慢攪拌的方式),20-30分鐘後再加入打好的松子煮3-5分即可

精彩節目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本周日10/16晚上21:00的《健康2.0》

《健康2.0》 Youtube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失智症患者常不記得剛做過的事情,但對過去事物卻念念不忘。為此,雙和醫院在失智症專責病房,打造溫馨、復古的布景,並設置一台童玩彈珠台,讓罹患失智症的老爺爺、老奶奶重溫兒時樂趣。 溫馨復古布景 安撫患者情緒 雙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佳霈指出,有別於一般醫院冷冰冰的全白牆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肢端肥大症是因為腦下垂體長出良性腫瘤,因而引發生長激素分泌過量,進而造成臉形改變、經常性頭痛、手腳變大等症狀;目前在治療肢端肥大症,主要是藥物、手術與放射治療,而且放射治療若是以質子治療來進行,雖然效果與一般傳統的放射治療相當,但卻可以減少正常組織傷害。 無法進行手術...

閱讀詳情 »

冬天這季節真的讓人覺得很可怕,小朋友感冒生病看醫生的機率都比夏天來得高! 然後前幾天,早晚的溫度又相差了十度左右, 我「妳們班感冒的人多嗎?」她們倆都說「還蠻多的!!」… 媽咪們…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鍋湯,真的不需要太多時間! 而且食材準備起來也非常輕鬆&hellip...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雖然大家都知道抽菸有害健康,但有些人認為,菸抽少一點,就能減少危害。但美國一項研究推翻這樣的迷思。研究顯示,就算少抽菸,每天抽菸數不到10支香菸,長時間下來,死亡風險還是比不抽菸的人來得高。 只要有抽菸習慣 死亡風險就會上升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美國醫學會-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