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喝酒助眠不成反失眠 恐自我調節系統失調

喝酒助眠不成反失眠 恐自我調節系統失調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許多人會在睡前小酌一杯幫助睡眠,但有些人反而會睡不著甚至更加亢奮;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陳亮妤表示,酒精是中樞神經的鎮定劑,民眾喝酒後反而興奮或失眠,大多是因為本來就有失眠情況,或是身體的自我調節系統因長期飲酒而失調。

有些人酒後倒下被扛走也不知道,有些人則是更加亢奮,到底是甚麼原因,讓同樣的成分造成兩種效果呢?陳亮妤醫師表示,喝酒後睡不著主要有三種原因,包含原先就有失眠問題、身體自我調節系統失調或是本身有併用其它藥物。

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很多人原本就有失眠問題,他們以為喝酒可以幫助入眠,這也是為什麼喝酒的人有很高比例的失眠;第二個原因可能是因為身體的自我調節功能被破壞,第三個原因,酗酒的人多半同時在服用其他物品,像是菸、咖啡或是管制藥品,例如鎮定劑、止痛藥或是毒品;陳亮妤說,身體自我調節系統包含我們熟知的生理時鐘以及睡眠調節能力等,系統的調節運作與太陽照射有關,但長期飲酒的人,自我調節的功能會被酒精破壞掉,造成睡眠品質不佳。

另外,有些人則因交際需要必須時常飲酒,甚至為此練酒量;陳亮妤醫師指出出,非常不建議透過每天喝酒來訓練酒量,因為會造成肝臟負荷量過大,進而使得肝臟機能受損,為了多喝一點酒而失去健康,這樣的代價太大了。

陳亮妤醫師提醒,越早開始飲酒,到時候酒精上癮要治療越困難;畢竟酒是穿腸胃的東西,能不喝就不喝,以免傷肝、傷胃甚至腦部受損,失去健康就不划算了。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65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苗栗大千醫療體系總裁徐千剛獲頒第15屆金峰獎傑出領導人獎,是唯一醫界獲獎者,苗栗縣政府特別表揚他對在地醫療的貢獻。41年次的徐千剛是苗栗縣獅潭鄉人,對城鄉差距帶來的醫療不便有深刻體會,中山醫學院畢業後,不同於其它同學留在醫療資源充沛的大都會發展,一心想返鄉創業行醫。從1間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許多女性都有鼠蹊部搔癢的困擾,北市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師陳怡如醫師表示,出現類似狀況,就是長濕疹;濕疹是一種春夏常見的皮膚病,通常會出現紅腫丘疹,也可能結痂、剝落、起泡、滲血,且經常病情反覆發作。濕疹產生的原因不明,大多是遺傳、飲食不當,或精神太過緊張、失眠與壓力,外在氣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愛滋感染年齡層越來越年輕化!根據疾病管制局統計資料顯示,九成以上愛滋感染者是因為不安全性行為傳染,尤其是二十歲以下愛滋感染者,竟有七成二是透過網路找性伴侶,其中年齡最小只有十一歲。根據疾管局統計資料顯示,截至去年低止,本國籍愛滋感染者累計為2萬4239人,其中15-24歲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名就讀國小中年級的小朋友一直都有上課不專心、躁動不安、坐不住的毛病,成績也吊車尾,經過醫師診斷發現,是因為罹患「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許巍鐘表示,其實有許多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不好的小朋友並不是「過動症」,都是因為「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根據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