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嗑瓜子居然也會傷牙!居然還有這三種我們每天都會做的事

嗑瓜子居然也會傷牙!居然還有這三種我們每天都會做的事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人嘛,總要等到失去以後才懂得珍惜。

 

比如大家總在牙疼得要命時,才想起關心嘴裡的小夥伴和老夥計們。

 

更別提有多少人一吃飯就塞牙、一刷牙就出血,但從來都不聞不問……

 

其實,除了大家不愛看牙醫之外,很多常見的習慣都會傷牙。今天丁當請好朋友何醫生總結了幾個,如果你中招了,看完記得趕緊改!

 

 

 

 

 

 

●   ●   ●

 

傷牙習慣之一

吃完飯,來根牙籤剔牙

 

 

嗑瓜子居然也會傷牙!居然還有這三種我們每天都會做的事

 

圖片來源:電影《卑鄙的我》

 

牙縫變大,吃東西老是塞牙,於是,一根牙籤就成了飯後必備道具。

 

其實叼根草還挺有型的,牙籤就算了吧。

 

生活中常見的竹質牙籤,質地過硬,往往又太尖,很容易戳傷牙齦,導致牙齦沒必要的出血,久而久之還容易導致牙齦退縮,會讓牙縫顯得更大。

 

關鍵是牙籤挑出嵌塞的食物效率並不高,尤其是細小的食物殘渣幾乎還都在牙縫裡悠然自得。

 

牙醫推薦 使用牙線(或牙縫刷)來清理塞牙的食物殘渣。

 

特別是有些牙周病患者的牙縫很大,還可以使用專門的「牙間刷」(又叫鄰間刷、牙縫刷)。

 

這些工具比起牙籤來,不僅溫柔多了,效率也高了不少,真的是居家旅行必備!

 

 

 

●   ●   ●

 

傷牙習慣之二

一嗑瓜子就停不下來

 

嗑瓜子居然也會傷牙!居然還有這三種我們每天都會做的事

 

圖片來源:Soogif.com

 

我經常看到某些患者的門牙上有一道小槽,一問,發現十之八九有嗑瓜子的愛好。(我們可以把這個叫做「瓜子牙」)

 

其實就像水滴石穿一樣,門牙的表面(牙釉質)就是因為長期磨損,才會漸漸出現 V 形凹槽。

 

儘管「瓜子牙」最常見的危害就是牙齒外觀上的缺陷,畢竟一開口說話就露出「加 V」的門牙來,可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更嚴重的是,因為經常嗑瓜子還可能導致門牙的隱裂(細小的裂縫),到時候牙齒遇到冷熱酸就痛,更有可能不碰也痛(自發痛)。

 

所以,吃瓜子還是用手剝吧,這樣既不用放棄美食,又不會嗑出「瓜子牙」,還能放慢吃瓜子的速度,比旁人少長一點肉呢,一箭三雕!

 

 

●   ●   ●

 

傷牙習慣之三

不用起子,非要用牙開瓶蓋

 

嗑瓜子居然也會傷牙!居然還有這三種我們每天都會做的事

 

圖片來源:見水印

 

用牙充當開瓶器、核桃鉗的,大有人在吧?

 

前者可以裝酷,後者可以替代門來夾核桃。(大概是因為門牙和門就差一個字吧……)

 

不過,裝酷的代價可不小,牙齒受到過大的力,很可能發生折裂,總有一天要一掰兩段,一拍兩散,一刀兩斷……

 

  • 如果只是發生在牙齒表面的折裂,導致牙本質暴露,可能導致牙齒敏感、酸痛;

  • 如果折裂發生的位置在牙冠接近牙根的位置,折裂導致牙髓暴露,這時候可就不是牙齒敏感那麼簡單了,牙髓(牙神經)暴露後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根管治療,也就是常說的「抽牙神經」;

  • 如果牙折裂發生在牙根,那麼很遺憾,可能這個牙齒已經沒有保留的必要了,就應該拔掉。

 

三種結局,任君選擇,總有一個適合……不, 痛死你。

 

 

●   ●   ●

 

傷牙習慣之四

叩齒

 

民間傳說「叩齒養生」,事實上,並沒有證據表明叩齒能讓牙齒更堅固。

 

牙齒作為最堅硬的組織,一出生就承擔了咀嚼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完全能讓一顆正常的牙齒出現磨損、消耗,甚至是裂紋。

 

如果每天還要叩齒,豈不是增加了它更多的工作負擔?而長此以往,尤其是不知輕重地叩,只會讓牙齒更早地出問題。

 

因此, 不建議用叩齒來保養牙齒,定期看牙醫才靠譜。

 

畢竟叩齒的功效並沒有被證實,反而有可能造成牙齒損害。

 

我們完全沒必要去冒這個險,對吧?

 

 

本文已獲 丁香醫生 授權 微信號:DingXiangYiSheng
原文標題:總是牙疼,吃東西還塞牙?那千萬要避免這4 個習慣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轉載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低頭看看,是否有發現腿上浮現出一條條青綠色、深紫色,宛如蚯蚓或蜘蛛網狀的血管,甚至摸起來表面凹凸不平?如小蛇般的「靜脈曲張」,它不只影響外觀,嚴重時還會出現下肢腫脹、痠痛,甚至是潰瘍的症狀,同一個姿勢維持許久,血管管壁便會逐漸缺乏彈性,而出現逆流情況,靜脈血管就不斷...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你就是穿太少才會感冒」、「天氣太冷害我得流感」、「只要打針感冒就會馬上好」,流感季節即將到來,民眾應該多加預防,許多民眾對流感都有錯誤認識,只要有感冒徵兆,家人就會催促趕緊多加衣服,吃維他命,一旦確定感冒,就會表示應該趕緊加衣服,只要流汗感冒就會快點好。 病毒變化...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邱先生在疫苗開打日到院施打,邱先生的父親因罹患社區型肺炎仍住院中,醫護人員告知年長者容易因感冒引起併發症而奪命,邱先生立即帶著媽媽、太太及2名幼子到院施打疫苗,且成人應同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提高保護效果。 感冒泛指數百種不同病毒造成的感染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家醫科主...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特殊癌症,根據101年癌症登記資料統計,全國每年約新增1000名神經內分泌腫瘤病患,由於症狀不易分辨,常導致病人約需花5~7年時間,才能確診為「神經內分泌腫瘤」,民眾針對可辨別的10大警訊,包括咳嗽、氣喘、慢性腹瀉、反覆性潰瘍、低血糖嚴重飢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