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器官捐贈有迷思 胃、鼻子不能捐

器官捐贈有迷思 胃 鼻子不能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器官捐贈在台灣已推廣多年,但實際簽署器官捐贈同意卡的民眾僅有2%,因此,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為了解民眾對於器官捐贈的認知,特地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只有4成民眾願意在辭世後,將器官捐贈出來,但其中只有半數網友有簽署器官捐贈同意卡;6成不願將器官捐贈出的民眾中,死無全屍及摘除器官會痛為考量因素。

胃、手腳為民眾容易誤認可捐贈的器官

在調查中也發現,有近7成民眾自認了解器捐,但卻有不少人將胃、手腳、鼻子、子宮、乳房、腦等認為是可以捐贈的器官,對此,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龍藉泉理事長表示,雖然上述器官不在捐贈範圍內,但像胃其實對於需要換整個消化系統的民眾來說,也是可以做更換的,只是它無法單獨捐贈,至於其他器官,對於人體而言只有美觀功能,就算少了它們也能生存,因此,就沒有捐贈的必要。

簽署捐贈卡前應先與家人溝通取得同意

最後,協會表示每天接觸社會大眾與器捐家屬中發現,即使健保IC卡加註器捐已具有法律效力,但現有的民情及多半家屬因情感的連結,不忍心死者過世後還遭受痛楚、或無法留全屍而反對、甚至阻止器官捐贈,往往在尊重家屬的立場下,無法尊重過世的親人,所以,呼籲民眾在簽卡之前,要先與家人溝通、得到同意後,才不會發生無法遺愛人間的憾事。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端午節將屆,粽葉飄香,總不禁讓人想大快朵頤一番,但許多粽子常有高熱量、高油脂及低纖維的問題。傳統1顆粽子約200~600公克重,熱量在450~1000大卡不等,相當於1個市售便當,當您一顆接著一顆,很容易熱量失控。 慢性疾病患吃粽不忌口  當心造成負擔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疾病管制署公布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突破1.3萬人。腸病毒感染是幼兒常見的傳染病,每年夏秋季節是腸病毒感染的好發季節;近期北部發生一起新生兒感染致死病例,醫師呼籲家長及教托育機構留意嬰幼兒及學童個人衛生,落實正確勤洗手,降低感染風險。 腸病毒感染 當心併發重症...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吸菸百害無益!只要點起一根菸,就會產生7000種化學物質,其中逾有250種有害化學物質、70種致癌物,且孕婦吸菸還會透過臍帶、胎盤,將這些有害物質一一傳給寶寶,進而增加先天畸形、發育不良等問題產生,所以,過去不管是專家還是醫師皆紛紛建議,孕婦不要抽菸,以免造成憾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母乳是大自然賜給寶寶最佳食品,提供在成長過程中所需的各種營養素,且哺餵母乳不單只有單純餵食這麼簡單,它其實還可增加親子互動、增強免疫力等,但除了這些外,日前更有項最新研究發現,若以母乳餵養寶寶6個月以上,還可降低19%的白血病風險。 母乳餵養 助降低白血病風險 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