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廠盯食安不該只追求「形式上的過關」│今周刊

撰文/李建興

上周遭《今周刊》踢爆茶葉含農藥的桔揚公司,表面上拿了複驗後的合格報告自清,實則利用檢驗樣本不同、結果不同的檢驗盲點來規避責任,推諉卸責的態度,讓消費者難以放心。

《今周刊》於九三一期特別企畫《一杯茶 竟含二十二種農藥》中揭露了市售罐裝茶、茶包有農藥殘留超標以及農藥殘留支數過多的問題,引起社會關注,許多消費者更依本刊報導,前往通路或出問題廠商處要求退貨。

本刊在出刊前兩天〈十月二十日〉,即曾去電並發送電子郵件給各問題廠商以及衛福部食藥署回覆。因後續影響不容輕忽,本次檢驗出問題產品最多的桔揚公司,隨即自行複驗,並於十月二十二日於自家網站貼出該公司複驗合格的報告駁斥本刊報導。

大廠盯食安不該只追求「形式上的過關」│今周刊

桔揚公司不僅指控本刊,其聲明內容也有誤導消費者情事,因此《今周刊》決定予以澄清,還原事實真相,也讓消費者更了解檢驗脈絡。

首先,檢驗報告是針對樣本,即使是同一批產品,採樣不同,檢測出來的結果就會略有差異。《今周刊》此次在檢驗時,是直接到消費者最常接觸的通路購買檢驗品,並送往政府認證合格的驗證機構SGS(台灣檢驗公司)檢驗,流程合乎客觀、專業與透明。

檢驗結果與桔揚不同,實屬樣本不同所致。即使桔揚在自家網站公告三份自行送驗的阿里山高山茶檢驗報告,每份樣本被驗出的農藥殘留量與農藥支數也都各有不同,顯見「樣本不同,檢驗結果就可能不同」。

事實上,茶葉是不均質產品,同一個茶包中,每片茶葉的農藥殘留也會有差異,如果是來源不同的混茶,差異就會更大,也因此會出現本刊檢驗結果與桔揚不同的情形。但站在為消費者嚴格把關的立場,只要曾經被驗出有違標情事,廠商就應小心警惕,設法改善,而不是一味拿合格報告來推諉卸責。

最值得注意的是,針對此次檢驗結果,本刊亦曾詢問食藥署,而該單位回覆表示,本刊驗出桔揚系列產品中含有賽果培、芬普尼、毆殺松,在國內都是未核准使用在茶葉的農藥。既是如此,一旦檢測儀器上出現上列農藥的定性反應,即屬不能容許的違規行為。

其實,檢驗最終的目的是希望給消費者安心安全的食用產品,而不該只追求「形式的過關」。由於檢驗結果會略有差異,所以曾有業內人士向本刊透露,有的廠商就會用好幾份樣本送驗,最後只選取合格的部分公布。

桔揚公司自詡為茶葉專家,更對外表示其嚴格地逐一檢驗各批產品,顯見送驗經驗豐富;但面對違規情事,竟利用各項檢驗盲點試圖誤導消費者,誣指本刊報導不實,難逃推託之嫌,一個知名大廠牌,遇事竟了無誠意從產製流程根本解決,讓消費者如何吃得安心?

延伸閱讀》

小心!你吃的泡麵幾乎都含重金屬
茶葉農藥殘留對身體的影響有哪些?
預算少、人力吃緊,食安把關一人服務四萬民眾

【原文刊載於《今周刊》932期,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今周刊》官方網站;《今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斷鬍害漏財? 型男總經理靠機器人植鬍逆轉勝40歲的楊先生擔任企業總經理多年,實務經驗豐富,但天生長相清秀,稚嫩的外貌常被合作廠商質疑專業能力,甚至因外型太「菜」在正式場合被誤認是公關人員,甚至被名嘴刁難、戲謔過。後來嘗試蓄鬍卻出現鬍鬚稀疏且有明顯斷鬍,使用生髮水也不見效...

閱讀詳情 »

情人節即將來臨,一對對沉浸在愛情世界的男女們,難免會在節日氣氛的渲染下,發生擦槍走火的肌膚之親,而現在女性大多依賴伴侶戴保險套,因其對避孕藥一知半解,以致避而遠之,顯示避孕觀念有待加強;若是「避孕」這道防線沒做好,恐怕一不小心就當上爸爸、媽媽,這可非兒戲!究竟如何才能在激情之餘更安心?醫師則是建議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登革熱等蚊蟲傳染病威脅增,科學家餵蚊子吃減肥藥抑制吸血念頭!美國紐約洛克菲勒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包含人類減肥藥等化合物,可以透過賀爾蒙路徑激活蚊子NPYLR7受體,向蚊腦發出「吸飽了」訊號,可望減少茲卡病毒、瘧疾和登革熱等傳染病。蚊子吸血會傳病 食慾與神經肽有關根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從 2018 年底起,接連跨年、春節,緊接著 228 和平紀念日,幾個連續假期使人的心情起起伏伏,面對工作總是提不起勁,甚至難以專注。對此,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洪敬倫提供小撇步:專注於自己的呼吸,有效幫助調整工作狀態。工作日、連續假日反覆 心情難以轉換面對近期接連 3 至 4...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