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解析!牙齦幹細胞移植的優勢

大解析!牙齦幹細胞移植的優勢

(醫美時尚01月號)

一、「長生不老」的神話名詞,在醫學發達的今日,是否真的能夠實現?

劍橋大學的老年醫學專家奧布里德‧格雷(Aubrey de Grey)提出,醫生對人們進行定期「技術保養」和「更換失效器官」,這項看法引起許多科學家認同。他們相信,透過基因治療、幹細胞治療等生物技術,可以延長人類壽命30至40年,人類雖然無法實現長生不老的美夢,延長生命長度的確可以實現。

二、請談談「自體幹細胞」優於「異體幹細胞」的原因?

「異體幹細胞」就是來自別人體內的幹細胞。傳說唐三藏是金蟬子的化身,擁有十世修行,只要吃他一塊肉,就能增加百年功力,這種概念存在很大的風險。臍帶血銀行儲存的都是新生兒的臍帶血,接受移植的患者,必須經過配對後才能使用,所以接受移植者,都是使用異體幹細胞,移植之後可能引發過敏、腫瘤,或是成為反撲人體正常細胞的源頭。很多文獻指出,使用異體幹細胞在治療初期,的確非常有效,但是過了半年或三年後,卻產生過敏反應,如自體免疫性的疾病、癌症、糖尿病等。但是,若使用「自體幹細胞」,就能排除細胞個體之間排斥及產生蛋白過敏的風險,是現今最安全、有效的醫療方式。

三、錯過一生只有一次的「臍帶血幹細胞」儲存,人們還有其他的選項嗎?

每六個人的臍帶血幹細胞,只能治療一個人,新生兒到20歲之間,罹患血液方面疾病的機率有多高呢?從過去十年間國內「臍帶血幹細胞」儲存組織庫20萬筆以上的組織中,僅有不到50個應用與配對成功的案例,配對成功的機率低,使用的機會也低。而且臍帶血幹細胞僅限於治療血液相關的疾病,應用上受限,還伴隨著可能感染的風險及細胞個體排斥。成年人錯過「臍帶血幹細胞」儲存,「牙齦幹細胞」將是最佳選項,理由是:

➸〈一〉他是真間質幹細胞,從膠原母細胞裡面純化出來的細胞,其穩定性、可複製性,遠優於骨髓幹細胞、脂肪幹細胞。

➸〈二〉他的活性及產生的細胞溝通語言,能影響其他蛋白質的種類最接近臍帶間質幹細胞。

➸〈三〉口腔幹細胞有牙齦幹細胞、乳牙幹細胞,舉例,我們去拔智齒,裡面含有珍貴的牙髓幹細胞,或是小朋友換牙的過程中,乳牙也含有幹細胞,這些都可以儲存,就可取得性來看,6歲至70歲都可以取得口腔幹細胞(牙齦幹細胞。)

四、牙齦幹細胞在醫療上有甚麼醫療價值及優勢?如何取得呢?

牙齦幹細胞有強大的再生能力、取樣安全性、低風險性、低過敏風險、低個體排斥。進行牙齦幹細胞取樣時,在口腔內找到一塊先天神經分布特別少的區域,無須麻醉、手術,大約30秒即可完成,短期內就會自然癒合,具有無創、無疤痕、取樣迅速、多次儲存等優勢。儘管國內有多家私人機構具備取得牙齦幹細胞的技術,然而在取得後續的培養方式、篩選過程,甚至取得牙齦組織後,能成功在3至5天內複製成牙齦幹細胞的機構少之又少,而台灣某家生技公司已成功獲得「取得牙齦組織轉化成間質幹細胞專利」,目前擁有這項尖端科技的機構,全球沒有超過五家,這項技術對人類的健康深具意義,所以值得推廣給民眾知道。

────── 醫師小語 ───────

在抗衰老醫學的範疇裡,間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是統一協調並喚醒各組織的前驅細胞(Progenitor cells),而牙齦幹細胞正是屬於間質幹細胞,目前已經成為幹細胞治療的主流,且最具有發展空間。幹細胞是極為珍貴的生命資產,然而老化一直進行中,現在儲存自己的「牙齦幹細胞」,將來需要運用時,透過科技的力量,就能幫自體進行組織修補、促進細胞再生、治療免疫系統、延緩衰老,聰明的您,現在就行動吧!

醫師小檔案

大解析!牙齦幹細胞移植的優勢

陳德福醫師

經歷:台北醫學大學|台大公共衛生碩士|臨床醫學博士候選人|台大醫院外科醫師|台大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連江縣立醫院外科主治醫師|肥胖醫學專門|美容外科專科|美容醫學專科醫師|超音波醫學會專科醫師

專長:神經外科|抗衰老醫學|肥胖醫學|美容醫學|幹細胞及生長因子應用研究|微整雷射|超音波影像醫學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7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產聯亞疫苗未通過緊急授權(EUA),關鍵在不符合牛津AZ疫苗中和抗體效價0.67倍,今(17)日衛福部食藥署公布數據,牛津AZ疫苗中和抗體效價是187.9,換句話說,國產疫苗必須在125.89以上,聯亞疫苗因未達標不合格。 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表示,牛津AZ疫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宜蘭54歲林先生因胃潰瘍出血住院,住院期間突發腦中風,造成肢體輕癱,合併吞嚥困難,連吞口水都會嗆到,讓他苦不堪言,加上對鼻胃管心生抗拒,因此決定接受吞嚥障礙治療,上個月林先生順利完成吞嚥訓練,終於擺脫如象鼻般的鼻胃管,讓他自在進食。患者排斥鼻胃管灌食「寧可餓死」羅東博愛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8歲中年婦女,7年前右耳下出現小腫塊,去診所就醫,診所建議至大醫院就診,擔心開刀後衍發後遺症,拖了多年,導致腫塊勁越來越大,且雙臉也越來越不對稱,進而就診,經電腦斷層診斷後為腮腺腫瘤,需開刀切除,術後一切良好,也並無出現臉歪嘴斜的副作用。腮腺發炎腫大又稱豬頭皮 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夜間頻尿是許多年長男性困擾,在2016年日本厚生勞動省國民生活基礎調查中,發現夜間頻尿會導致摔倒與骨折風險增加,日本東邦大學醫療中心大橋醫院泌尿科診診療部長關戶哲利提醒,一旦摔倒發生骨折,就必須仰賴他人照護生活無法自理,改善夜間頻尿就顯得非常重要。 年長者夜間尿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