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太震驚!乳房炸開才就醫?! 不敢就醫的原因竟然是....乳癌10個症狀~請再分享出去~!!

 

太震驚 乳房炸開才就醫 不敢就醫的原因竟然是....乳癌10個症狀~請再分享出去~

(圖為示意圖非患者本人)
今天新聞報導一位婦人乳癌腫瘤爆出乳房才去就醫 !一問之下居然是因為害羞而不敢去醫院。不管年輕人或中年人~現在依然有去醫院檢查乳房的恐懼~

生命可貴~真的不要因為害羞害怕而僥倖~!

以下乳房十大變化提醒你~該就診了!


淋浴時,站在鏡子前面去感受乳房腫塊,沐浴後,平躺在床上再次感受。每個月用相同的按壓力度重複這個動作。如果你一直在進行這樣的自我檢查是值得讚美的,但如果你只是偶爾做做,那也沒問題。

  雖然之前某些重要的健康組織建議女性每個月進行乳腺檢查,但研究表明,這並不能提高患者生存幾率,並且可能增加不必要的活組織切片檢查量。

  專家認為乳腺自我檢查是一個好主意,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你的胸部看起來是什麼樣以及你對乳房的正確感知,而不是過分擔心該使用什麼方法。

  「我們認為讓婦女知道什麼樣的乳房是正常的,這樣,如果乳房發生變化,她們也能很快意識到這種變化。」蘇珊說,所以無論何時或者隔多久進行乳房自我檢查。

  乳房自檢中需注意以下幾點:

  1、當你的月經週期結束後再進行乳房自我檢查,可以排除經期乳房正常的壓痛或腫脹現象。

  2、 站在鏡子面前,把雙手舉過頭頂,然後慢慢放下於身體兩側,觀察你雙側的乳房有沒有出現差異。

  3、使用你的手指去觸摸腫塊、硬塊及壓痛點。你可以在洗澡的坐著或躺著時候做。

  4、使用向上或向下,圓形或楔形的動作進行檢查(先從外部邊緣開始,再移向乳頭,然後循環進行)。這使用哪個動作都無關緊要,但每次應該使用同一個動作,這樣就可以有比較的明確什麼是正常的。

  5、在你的腋窩下去感覺是否存在淋巴結腫大。

  乳房出現以下變化請及時就醫確診:

  1、乳頭回縮。對一些婦女來說,這是正常的,無須擔心。

  2、乳腺或腋下出現腫塊、硬結,或增厚。

  3、乳房及其周圍皮膚出現凹陷或起皺現象。

  4、乳房出現不同尋常的皮疹或皮疹,看起來像橘子皮。

  5、胸部的尺寸或形狀突然發生變化。兩側乳房不對稱是正常的。

  6、透明或乳乳頭有分泌物(除母乳)。通常這不是癌症的跡象,但可能是催乳激素水平升高的跡象。然而,不管怎麼樣都應就醫確認。

  7、灰色、黑色、深綠色或血性乳頭溢液。

  8、皮膚腫脹、發紅、發熱,或變黑。

  9、發癢,乳頭上出現鱗痛或皮疹。

  10、乳房某個地方出現持續性、不消退的疼痛點

如果出現以上症狀跑一趟醫院準沒錯,提早發現提早治療~!  

祝大家身體健康
這類知識仍需廣傳~

via 引用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胃病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但除了飲食習慣之外,胃幽門桿菌更是可怕的潛在殺手!醫師提醒,感染後雖然不一定會有症狀出現,但長期感染幽門桿菌幾乎都會導致慢性胃炎,未來發生胃癌及胃淋巴癌的風險更大幅提升,一定得要及早治療根除胃幽門桿菌,才能有效降低胃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聯安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期間,有「心」病更要格外注意!國內醫師提醒,心臟相關疾病患者因原先心臟已有功能缺失或免疫功能下降等狀況,面對病毒侵襲時更容易導致併發症產生甚至重症致死,根據美國最新數據就顯示,約有10.5%患者會因原先潛在的心血管疾病導致染疫後死亡,在合併症中占比最高。 根據10...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9/30表示,願親自向台北市長柯文哲說明「3+11」政策爭議,遭到柯文哲拒絕後,今又稱因柯位居市長,因此願意對他說明。對此,柯文哲下午受訪直指這才是有問題,不是找1、2個VIP解釋,聽得懂醫學的又不是只有柯文哲一個人。 柯文哲日前嗆「3+11」...

閱讀詳情 »

【記者 鄧至傑/澎湖 報導】近日澎湖各區陸續發生鄉親、旅客出現皮膚紅疹搔癢的案例,目前經專業醫師綜合研判是類似「接觸性毛毛蟲皮膚炎」。該疾病不具傳染性,可自行冰敷或就醫,大部份會在一、二週內恢復,請大家不用恐慌。 衛生局局長蕭靜蓉在第一時間也立即指示各衛生所對民眾進行衛教宣導,宣導方式很多元包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