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失智症照顧者壓力大!恐有隱性憂鬱症

失智症照顧者壓力大!恐有隱性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指出,全世界約有超過4750萬的失智症人口,並每年以770萬人的速度增加,等於平均每4秒鐘,就會有1名新增個案,由此可見,失智症人口數正逐漸增加中,但大家重視的往往都是患者本身,卻忽略了照顧者身心理的負荷狀況,其實他們更是一群龐大的隱形、潛在病人。 

照護出自於愛 負荷問題更多

因為在照顧的過程中,所付出的完全是出自於對家人的愛,沒有任何利益,且不分晝夜,用他們的健康、精神,來換取家人延續的生命,只是,當這樣的狀態長久累積下來,不管是生理、心理、經濟、社會上的負荷,都會超出一般人的所能負荷的量,進而延伸出各種問題,所以,才會說這群照護者也是個潛在病人,特別是心理壓力的部分,往往都是造成憾事發生的主要因素。

失智症病程長 照顧者易憂鬱挫敗

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表示,失落、無助、挫折、憂鬱、焦慮等,都失智症照顧者容易有的情緒起伏,由於失智症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無法治癒僅能延緩,所以,即使有心也不一定會有期待中的轉變,且又加上失智患者從發病到死亡,病程約八到十年,甚至有些長達十五年,在漫長的照護歷程中,其實有不少照顧者會有放棄照顧的念頭,所以,漸漸的他們就會開始出現挫敗、生氣、憂鬱等負面情緒,最後,若無當宣洩,還可能會演化成憂鬱症。

7成照顧者 曾有輕生念頭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實務經驗中,就有7成照顧者曾有輕生、走不下去的念頭,所以,為了避免憾事發生,照顧者心理的調適、舒緩,以及周遭他人的支持就很重要,對此,湯麗玉秘書長表示,其實目前有許多資源可幫助照顧者喘息,例如:家屬團體、瑞智互助家庭等,都能減少壓力的累計。

其中像是家屬團體,藉由照顧者本身的聚會,來幫助彼此互相支持、傾訴、學習、分享經驗與資源,也有調適功能,先前就曾有位照顧者原本已經快得憂鬱症,但所幸在接觸家屬團體後,不到半年憂鬱的情緒全都好,所以,建議有需求的民眾都可撥打全台專線0800-474-580來找到適合自己的資源。

尋求適合自身資源 有助於減少壓力累計

最後,再次呼籲民眾,失智症問題雖然很重要,但也別因此忽略掉照顧者的心理壓力,對於照顧者本身需自行尋找到宣洩管道,以免使自己累壞、罹患憂鬱症等;至於周遭若有人是照顧者的話,建議不妨可適時聽他吐吐苦水,給予加油打氣,這些小舉動都能有助於幫他們得到紓解。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依據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全球酒精與健康報告指出,不當飲酒會造成超過200種疾病,包括酒精依賴、肝硬化、癌症、事故傷害。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指出,依據2016年英國飲酒指南指出,飲酒沒有安全劑量,少量就有害,危害隨飲酒量而增加。若規律飲酒,哪怕只是飲用極少量,也會...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氣溫持續下降,台灣冷颼颼。因應低溫,不少民眾使用攜帶方便的暖暖包來溫暖身體,但近日一名八旬劉姓婦女,在睡覺時將暖暖包貼在肚子上取暖,半夜痛醒後發現肚皮居然紅腫、起水泡。醫師提醒暖暖包正確使用方法,別直接接觸皮膚,否則導致低溫燙傷。 暖暖包貼皮膚...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中風2年的老奶奶,長期臥舖肌肉攣縮不適,進食或廁所沐浴都需要人協助。透過專業團隊介入擺位,慢慢調整老奶奶的姿勢,3個月便看出成效,慢慢調整原本扭曲變形的體態,病人感到輕鬆舒服,開始要求自己進食,展露笑容,也自發性的跟他人交流。  5年後台灣長者比例增...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61歲男性病患於去年8月初因咳嗽帶黃痰、呼吸急促合併發燒,掛急診確診為A型流感併發肺炎,出現敗血性休克,住進加護病房。短短三週內併發肋膜積水與氣縱膈,八月底因肺部纖維化導致拔管失敗,無法脫離呼吸器,只能進行氣管切開手術。經3個月的治療後順利出院,但因流感併發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