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

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

     洗臉是整個護膚的開始,別看簡單,其實很有學問。有些皮膚問題像痘痘、雀斑都是洗臉不當引起的呢。所以,正確洗臉對女生來說非常重要~~

 

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1

【完全無泡沫的洗面奶應該和泡沫型洗面奶結合使用】

     每次洗臉都是保濕環節的開始,泡沫可以深入毛孔,洗淨皮膚污漬。但泡沫型的用得太多,反而會使皮膚緊繃,造成營養流失。所以要兩者結合使用,一來可以清潔肌膚,二來防止皮膚緊繃。

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

 

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2

【並不是越貴功能越多的洗面奶,美容效果就越好】

     洗臉只是為了洗乾淨皮膚,所以清洗乾淨是首要任務,功能太多反而會讓皮膚清潔不徹底,也會給肌膚形成負擔。所以洗面奶的功效有一個即可:洗乾淨皮膚。

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

 

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3

【洗臉毛巾要經常清潔和晾曬】

    洗臉毛巾一直在潮濕的浴室裡,如果不經常曬,會產生很多細菌,時間久了會令皮膚過敏。所以要經常清洗,曬曬殺菌。

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

 

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4

【水溫太高或太低都不好】

    洗臉如果用過熱的水,容易導致皮膚鬆弛,而且毛孔增大,變粗糙,甚至產生皺紋。冷水的話,毛孔緊閉,沒法徹底清潔污垢,會引起痤瘡痘痘等。所以要用溫水,大概35℃左右,洗乾淨後可以用冷水沖洗。

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

 

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5

【用卸妝油卸妝,不能只用洗面奶洗】

     經常化妝的人,洗臉必須先卸妝,再洗臉。卸妝油能比較徹底地洗掉彩妝污垢。如果長期只用洗面奶洗,會讓陳垢積聚,堵塞毛孔,使皮膚加快老化。

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

 

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6

【洗完臉後要用毛巾擦乾,不能自然風乾】

   自然風乾會讓皮膚發涼,血管收縮造成肌膚乾燥蛻皮,容易導致皺紋。故潔面後,應該迅速用爽膚水,再用具有保濕效果的乳液或精華。

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

 

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7

【洗臉次數不宜過多】

    每天洗臉多少次好呢,一般都以為越多越乾淨,對皮膚清潔越徹底。其實早晚各一次最佳。如果在外面忙了一天,流汗了很不舒服,可以做一次徹底深層潔面。天氣實在炎熱,適當增加一次也無妨。

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

 

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8

【卸濃妝不能先用紙巾擦掉】

     因為用紙巾擦的做法非常傷害皮膚,紙巾很粗糙,也不含油分和水分,使得化妝品的顆粒擠進肌膚的毛孔裡。卸濃妝應該用好一點的卸妝護膚品,手法注意要輕柔。

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

 

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9

【洗臉產品不是越強效越好】

    這麼多洗面奶,選擇什麼好呢?最好選擇清潔性適中的,強效的會過度洗掉油脂,造成肌膚乾燥敏感。如果某款洗面奶用了之後臉部發紅,而且脫皮,就要注意了,洗面奶是不是太刺激了?清潔功效過強了?

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

 

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10

【臉上的各個部位要有重點有次序地清潔】

    T型區是臉上污垢最多的地方,多搓幾遍。清潔臉頰由下往上輕輕揉洗,因為角質層的細胞是由上往下像魚鱗一樣分佈的,由下往上反方向清潔,效果最佳。髮髻、太陽穴很容易殘留臟東西,格外要注意清洗,眼睛的肌膚尤為敏感,留在最後清洗,防止洗面奶的刺激。

女生洗臉十大注意點

相關推薦

新北市新店(昨天)10號深夜突然傳出火光和鞭炮聲,巨大聲響嚇壞附近住戶,警方調查,原來嫌犯不滿小學同學欠他1萬元不還,因此跑到同學家附近,施放水雷鞭炮,警方調閱監視器循線逮到人,將他依社秩法送辦。車子臨停路邊,男子跑到路中央,巷子口突然火光四射,砰砰砰,鞭炮聲震耳欲聾,沒多久飄出陣陣白煙。深夜傳出巨...

閱讀詳情 »

我國外交部7月底宣布,將在立陶宛設立「台灣代表處」,深化兩國的交流。這讓中國政府再次玻璃心碎,中國外交部8/10宣布召回駐立陶宛大使。而立陶宛議員Matas Maldeikis則表示,立陶宛相信國家安全基礎是建立在自由民主之上,且中國近年只要不開心,就召回各國駐使,但通常半年後就會默默回到該國,Ma...

閱讀詳情 »

全球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疫苗卻供不應求,日本政府宣布,16日起將對疫情較嚴峻的東京都、埼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大阪府、沖繩縣等6都府縣提供AZ疫苗。日本政府於7月30日宣布,埼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大阪府、東京都、沖繩縣,總共6都府縣,自8月2日起進入「緊急事態宣言」,預計8月31日解...

閱讀詳情 »

南韓爆發第4波COVID-19疫情,連續一個多月單日皆超過1,100例確診,南韓政府日前已拍板延長首都圈第4級防疫警戒至8月22日,然而疫情卻無趨緩跡象。今(11)日又新增2,223例確診,再創南韓確診單日新高,更是首次飆破2千例大關,職場、室內體育場館、教會及療養院也都發生群聚感染。綜合外媒報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