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如何健康吃油? 營養師:要看發煙點

如何健康吃油? 營養師:要看發煙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市面上琳瑯滿目的油品,無論是花生還是大豆,或是橄欖還是芝麻,每種油都各有不同的好處,千萬別將油品視為洪水猛獸,因為想要維持身體健康,每天所攝取的六大類食物中,就有油脂類,至於要如何健康吃油呢?營養師建議,最好是用植物油,而且用油要看發煙點。

單元與多元不飽和脂肪搭配食用

營養師鄭欣宜表示,油脂可分為飽和脂肪、單元不飽和脂肪、多元不飽和脂肪三大類。動物性油脂都是飽和脂肪,應該要少吃,最好是吃植物油,以不飽和脂肪酸較優,單元與多元可以互相搭配食用;至於反式脂肪雖然是不飽脂肪酸,但卻是氫化油,就不宜吃。

植物油發煙點在攝氏180到200度

吃植物油最重要的是要看其發煙點,植物油的發煙點大約在攝氏180到200度之間!鄭欣宜營養師指出,植物油無論是芝麻油、大豆沙拉油、橄欖油或是葡萄籽油,都是不飽和脂肪,可以互相搭配吃。例如橄欖油適合涼拌,而中火炒的油則是大豆沙拉油、花生油與玉米油。

動物油發煙點在攝氏230到240度

若是要高溫烹調油炸,由於動物性油脂發煙點大約在攝氏230到240度,因此理論上是以動物性油脂較佳,但是飽和脂肪比較會造成發炎反應;鄭欣宜進一步指出,豬油、牛油所含有飽和脂肪酸比較高,但是椰子油、棕櫚油所含有飽合脂肪酸也比較高,如果攝取過量都會造成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病。

乳瑪琳是反式脂肪

還有最近的乳瑪琳風暴,原來乳瑪琳是反式脂肪!鄭欣宜養師強調,乳瑪琳是一種氫化油,也是反式脂肪,而造成身體容易出現發炎反應的就是反式脂肪與飽和脂肪,所以這兩種油最好少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8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本土死亡再添一案!今(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佈,案2683在5月15日出現虛弱無力與倦怠,雖匡列須採檢但個案失聯,17日家屬前往探視已無生命跡象死亡,當下採檢今日確診;另外,指揮中心證實,新冠院內群聚再增2院,包含和平醫院與三總松山分院,累計已有5起院內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告,新增本土案例286例,境外移入9例,同時新增一名死亡個案,為萬華獨居70多歲婦人,被匡列但失聯,家屬探視才發現已陳屍家中。截至今日有5間醫院發生院內感染,包含新北市亞東醫院、高雄仁惠醫院、北部某洗腎中心、和平醫院及三總醫院松山院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綜合報導】許多產科診所貼著臍帶血海報,或放置相關資料,加上眾多相關廣告,讓不少家長覺得沒有幫寶寶儲存臍帶血,就好像對不起孩子,不過,婦科教授李茂盛指出,目前約有近20萬名新生兒儲存臍帶血,但實際解凍、用來救命的個案少之又少,不到千分之1,除非家裡經濟狀況不錯,否則不太建議買這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國新冠肺炎第3級警戒,所有公共場所都已採取實聯制,中央流行型疫情指揮中心結合民間團隊,在疾管署LINE「疾管家」開啟實聯制功能,掃描QR Code,所在時間與地點將會存在5大電信;另外,傳出記者因工作採訪感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提醒,減少進入篩檢區,減少採訪可能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