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如果怕拔牙想避免長智齒的煩惱:請從小開始吃硬食物!

當我(原文作者,下同)還是一名青少年的時候,我的智齒就冒出來了。人們對智齒的解釋是,它們是前人類進化時的遺留物,作為自然選擇的結果,我們的下巴越長越小。這種解釋並不能令我滿意,因為自然選擇不會安排出一種會造成如此多麻煩的結果,後來我瞭解到智齒的出現是因為別的原因。

如果怕拔牙想避免長智齒的煩惱:請從小開始吃硬食物!

Noreen von Cramon-Taubadel在2011年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裡的一篇文章中說:「人類社會從狩獵動物轉變為馴養動物的過程中,人類下頜骨也受到了影響。」她認為飲食對人類下頜骨的印象比進化更重要。農耕文明時期,人類的食物種類更加豐富也更加軟和,狩獵時期人類由於長期吃肉,可能需要咀嚼更長時間,因此狩獵時期的人們下頜骨更長。不過狩獵時期的人類下頜骨更長不僅是因為他們吃東西需要咀嚼更長時間,還可能因為那時人們的斷奶習慣(狩獵時期的人類給孩子斷奶的時間更晚)不同或者其他人口因素。

許多實驗都曾研究過咀嚼給人類下頜骨的大小和形狀帶來的影響,但由於某些實際和倫理原因,目前尚未出現全面的人體研究。Bengt Ingervall和Elias Bitsanis於1987年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在一年內每天都嚼兩小時硬樹脂口香糖的孩子們,其下巴形狀會發生輕微改變,但他們下頜骨的生長發育並未出現增長情況。這些孩子年齡在7-12歲之間,在此之前他們大多吃軟和食物。

2004年,《人類進化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描述了一些相關動物實驗。與蜘蛛猴和狒狒相關的研究發現,吃硬食物的動物通常擁有更寬更長的臉,但吃軟和食物長大的靈長類動物卻通常會出現錯頜畸形及其它不正常的生長模式。但非人靈長類動物通常擁有更突出的下巴,它們的咀嚼模式也比我們豐富。更重要的是,實驗中的動物要麼吃非常硬的食物要麼吃非常軟和的食物,有些幾乎是液體食物,可它們身上並未出現農耕文明和狩獵時期飲食差別所導致的身體差異。

該文最後總結說人類的臉之所以會變得相對較小是因為人類吃的食物更加軟和。這意味著軟和食物導致人的嘴巴變小,智齒閉塞、感染乃至死亡!避免這種情況的唯一方法是將其拔出來。現代牙醫技術讓這種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因為在過去你的某些牙齒可能會自己掉下來,從而為智齒騰出空間。

如果你正在讀這篇文章,說明你年紀已經足夠大了,對你而言現在再來預防太晚。父母們:你們是否在喂孩子吃甜的脫水土豆條呢?你是否要求他/她每天嚼幾個小時的口香糖呢?如果沒有,為何不試著這樣做?

[via luckypeach]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文成 程子奕 羅偉哲/台北報導 台灣本土疫情大爆發,卻苦無充裕的疫苗,繼金門縣、南投縣表態想要自行購買BNT疫苗之後,連台北市也公開向中央喊話要求至少讓BNT疫苗進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6)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態度依舊強硬,強調疫苗現在是中...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抵台的41萬劑AZ疫苗怎麼分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6)日證實明將配送15萬劑,第一優先要把第一線醫護、防疫相關人員都要能夠在這一批打得到,當然也會根據地區不同人口數做一定程度的配發,「全台都會配發,不會只有新北跟台北」。 按指揮中心規畫,食藥署預...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離島防線也破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新增302例本土病例中,連江縣也出現首例,該名個案平常住在屏東,這一次是從連江返回屏東之後,出現嗅味覺改變,採檢確診。而為了預防再發生有「快樂缺氧」猝死者,指揮中心將補助地方政府採購居家隔離用血氧機,並急召專家訂定偵...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國內疫情大爆發,防疫保單投保跟著爆量,根據兆豐保險統計,每日防疫保單進件量以十倍速攀升,每日投保超過5000件,也成為這波疫情下,婆婆媽媽儲備物資之餘,最夯的行動,甚至出現企業主幫6000名員工集體投保的大單。民眾除了靠商業保險補強保障,只要符合條件,勞保也有傷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