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容易與失智、中風混淆!每百位長者1人有這個疾病....動作慢、身體抖要小心!

容易與失智 中風混淆!每百位長者1人有這個疾病....動作慢 身體抖要小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71歲的陳女士,幾年前開始出現手無力、舉不起來的狀況,翌年症狀加劇,左手會不自主抖動,起初以為是五十肩或肌肉關節問題,曾到醫院檢查頸椎,也找不出異常原因,最後因症狀遲未改善,加上手酸無力越來越嚴重,才就醫檢查,確診為帕金森氏症。

易與失智、中風混淆

據統計,臺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帕金森氏症,由於發病後行動能力逐漸退化,容易與老年失智、腦中風混淆,若未及早確診,接受治療,症狀日益加劇,會造成生活上極大的不便。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袁瑞昱醫師表示,帕金森氏症為一種慢性的中樞神經系統退化疾病,當腦基底核以及黑質的細胞退化,無法維持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對其受體作用,病患就會有包括肢體僵硬與震顫等運動異常的症狀發生。

燕子尾巴消失 是帕金森氏症特徵

北醫附醫陳震宇副院長解釋,腦中分泌多巴胺的細胞主要在黑質的緻密部,在黑質緻密部中含有一條狀結構叫nigrosome 1,是分泌多巴胺細胞群聚地。正常人在超高梯度磁場磁振造影下,nigrosome 1 與周遭含黑色素的黑質緻密部呈現一種類似燕子尾巴形狀的訊號表現圖像,又稱為燕子尾特徵,這種造影方法必須使用高解析磁敏感權重影像(SWI)才能觀察到。

帕金森氏症病患由於其分泌多巴胺的細胞逐漸稀少,在SWI影像上nigrosome 1與黑質的亮暗對比會消失,所以看不到燕子尾的特徵,成為帕金森氏症的新型影像診斷指標,準確率高達9成以上。由於臨床上許多其他原因也會發生震顫(手抖)、肢體僵硬、動作緩慢等症狀,藉由影像技術可幫忙診斷與排除帕金森氏症。

四肢僵硬、步態不穩 4症狀是徵兆

袁瑞昱醫師指出,帕金森氏症病患在發病初期多以為是肌肉或關節酸痛,病患若能及早確診、規律服藥治療,均能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

他也提醒,動作慢、身體抖、四肢僵硬、步態不穩,是罹患帕金森氏症的病狀,民眾可利用帕金森簡易自我評估量表先行檢測,例如日常生活中活動是否越來越慢、嘴唇、手、雙臂或雙腳是否會抖動、是否出現更多四肢僵直的情況、姿勢以及步態平衡是否愈來愈困難,有疑慮者應盡速尋求神經科醫師的協助,及早確診。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免疫力降低常背痛,當心恐是「皮蛇」上身!張奶奶後背疼痛一週,同時也發現手臂上開始出現疹子,至醫院求治。醫師診察時發現,第八頸椎支配的左側皮節,長了數群血樣膿皰伴隨劇烈疼痛,原本張爺爺還取笑奶奶怕痛,這下真相大白了,原來是俗稱的「皮蛇」在作怪。 偏好老年人、免疫力差...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10個月大的女嬰,六天來高燒不退,爸媽以為她感冒了,先帶到附近診所,但溫度仍沒下降,且精神、活動力和食慾越來越差,爸媽急忙帶到醫院掛急診。醫師解釋,如果病童反覆發燒,卻沒有合併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感染,也沒有腹瀉、嘔吐等腸胃道症狀,臨床上通常會懷疑可能為泌尿道感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停經多年月事突然來,可別以為是回春,當心是疾病的徵兆!一名今年90歲的阿嬤, 最近護理之家及女兒發現她的尿布上,偶爾會有紅色的血絲,起先以為是因中風過後,長期吃抗凝血劑及促進血液循環的阿斯匹林的緣故,但是接下來卻發生如月經般大量的出血,送到醫院急診室,檢查是第一期...

閱讀詳情 »

翻拍希望之聲 阿茲海默症俗稱老年失智症,會隨時間令腦神經退化,使患者會逐漸喪失行為能力與身體機能。雖然阿茲海默症的成因至今仍然不明,不過佛羅裡達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人們盡早檢測出這種病症,那就是嗅聞花生醬的味道。       翻拍自今日奇聞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