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帶女兒走出憂鬱 譚艾珍:少說多聽

帶女兒走出憂鬱 譚艾珍:少說多聽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根據調查資料顯示,台灣約有11%民眾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換言之,台灣有超過200萬18歲以上的民眾深受憂鬱所苦。超過三成民眾表示身邊有罹患憂鬱症的親友。另從董氏基金會接獲之民眾來電諮詢,多數家屬表示不知道如何與憂鬱症患者溝通,擔心說錯話會刺激到患者,照顧者也因此面對極大壓力。

對此,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葉雅馨主任表示,憂鬱症患者家屬常常不知如何與患者溝通,特別是當患者將「奇怪的想法」說出口的時候。曾受憂鬱症所苦的一人歐陽靖與一直陪伴著她的媽媽─譚艾珍分享說,不論是照顧者或被照顧者都要懂的紓壓,給自己喘息的空間,才有力量走出憂鬱!

譚艾珍也分享,對面患者時,把她當做朋友,不管是歐陽靖在指責或是說些不合理的是情時,她都提醒自己「少說多聽」,不急著解釋,不吵成一團,心平氣和,才能快快走出憂鬱。歐陽靖則表示,每個人都有可能陷入憂鬱情緒,如果養成運動習慣或其他興趣,可有效避免憂鬱症的發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詹佳真表示,對於憂鬱症患者,照護者與陪伴者除了傾聽外,也應傳達「你們會好起來」的訊息給患者,並鼓勵做些有正面幫助的活動,避免使用激將法,如「你若不吃飯,我就不理你!」此等破壞關係之言語。也應避免告訴患者「想開一點」,因憂鬱症屬於腦部疾病,這類的話與只會讓患者認為照護者無法感同身受。

醫師指出,臨床上常遇到照護者長期處於壓力之下,易產生負免情緒,甚至自己也罹病,因此,照護者要相信憂鬱症是會痊癒的,只是需要時間。建議照護者應要有與病患分離、獨處的時間,替自己找一個出口可喘息,建立舒壓習慣。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69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台灣的外科醫師願意關懷生命,不是我們教的,是病人用生命教會他們。」《病人自主權利法》6日上路滿周年,近百家醫院可供諮商,組成「台灣善終網」,安寧照顧基金會在北車大廳舉辦「我的醫療.我自主」病主法諮詢體驗活動,讓更多民眾認識病主法,和自己的醫療選擇,北市聯醫總院長黃勝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普遍人都知道常吃油炸食物及含糖飲料,除了導致肥胖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等風險,但其實這些高脂肪食物還會影響視力健康。最近有研究指出,經常攝取不健康飲食的民眾,黃斑部病變的機率比起地中海飲食習慣的人高出三倍。研究:黃斑部病變晚期患者多偏好油炸、甜食美國一項研究以1300多位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需長途開車感到疲累的阿華(化名),有時會不小心打瞌睡,便想找提神方法,剛好在網路經網友提及有一種特製咖啡包,喝了之後可以精神百倍,長時間工作也不會累,阿華覺得可以試試看,便向網友購買,阿華在喝了特製咖啡包後,真的不再打瞌睡,但喝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只要不喝特製咖啡包,就會非常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中國武漢不明肺炎,確認新型冠狀病毒!疾管署副署長莊仁祥表示,接獲陸方通知,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目前台灣都有針對冠狀病毒的檢疫、檢驗、醫療物資整備。疾管署防疫醫師黃婉婷則表示,武漢不明肺炎應是動物傳人的新型冠狀病毒,人傳人能力應較低,症狀比流感輕微,又不如SAR...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