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年前改運修修臉 堅守「三不三要」保權益

年前改運修修臉 堅守「三不三要」保權益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年關將近,由於連假期間長,許多民眾早已摩拳擦掌規劃出遊行程。但在愛美人士眼中,假期前夕反倒成了修修臉的好時機。根據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統計,每到連假或過年前夕,美容醫學的門診量不僅比平常增加2~3成,預約人數更是翻倍成長;其中又以恢復期短的微整療程,最受民眾青睞。

美容醫學醫學會常務理事楊志賢醫師表示,微整型除了因為年前修臉潮而受到囑目;觀察2014年各項美容醫學療程的民眾觀感,發現民眾對動刀麻醉的手術類療程,仍有安全性、價格與效果的疑慮。因此強調「一針見效、見血率少、風險較低」的注射微整、光電雷射等美容醫學措施大受歡迎。諸如肉毒桿菌、晶亮瓷、玻尿酸、美白雷射等,由於恢復期短、CP值高、效果立見等優勢,不僅詢問度高,也是年度的人氣療程項目。

雖然微整型能夠為民眾帶來外在的改變與自信,但近年來國內美容醫學市場競爭越趨激烈,各種良莠不齊的醫療提供者與商業經營者,則是帶來不少醫美糾紛與消費亂象。這些狀況讓消費者深深感受到,如何保障自我權益,辨明各種行銷手法與陷阱,成了美容醫學診療前必修的重點功課。

身兼醫學會教育主委的宋奉宜醫師因此指出,綜顧2014年相關新聞,如各種合法與非法的山寨儀器、認證糢糊的非法藥物、聘用非醫事人員諮詢等,都是重創台灣美容醫學在消費者心中形象的元兇。有鑑於此,美容醫學醫學會除了持續推動深度專業課程與認證教育,以不間斷的在職培訓提昇從業人員倫理,同時也廣設針對消費者的公益衛教講座,以實際行動幫助並呼籲愛美人士,進行美容醫學療程前,一定要參考「三不三要」的原則。

所謂三不指的是「不貪小便宜、不聽信誇大的療程效果、不購買非法管道的療程」;三要是「要與醫師或護士諮詢、要確認施術醫師是誰、要求當場核對和拆封施打的藥物。」

美容醫學醫學會提醒想在年前「改頭換面」的民眾,選擇美容醫學醫療機構的時候,除了參考網路或朋友口碑外,更該認明診所明顯可見處是否有開業許可證與醫師執照,以保障自身就醫品質。選擇美容療程時切勿貪小便宜,以免陷入不良業者的行銷話術,多做了不必要的治療。正式施行治療時,一定得要求醫師善盡術前術後的告知義務,清楚說明治療成果與後遺症。只有堅守「三不三要」原則,才能在年節修臉潮中,安心、放心、開心的迎接新氣象!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461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桃園報導 對於缺牙的患者,人工植牙已成為重建治療上不可或缺的選擇之一。但許多人不知道植入的金屬牙根若長期清潔維護不當,將致使植牙周圍細菌附著與增生,造成被稱為「植體周圍疾病」的植體牙周病,導致牙齦發炎或齒槽骨地基流失,病況加劇時,甚至可能需要直接移除人工植體。 當代牙醫植牙暨...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范綱儀/台北報導 離萬例越來越近!本土確診人數單日衝上8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國內新增892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822例本土個案及101例境外移入(8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新增2例死亡。死亡個案...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范綱儀/台北報導 不用再掃實聯制了!每個月滾動式檢討防疫措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7)日正式宣布即日起取消實聯制,但現行戴口罩的「口罩禁令」等防疫措施仍維持至5月31日。 陳時中表示,國內COVID-19疫情進入社區流行階段...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確診單日突破6千例,總統蔡英文今(26)日下午3點直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視察,停留約一個半小時後,隨即發表公開談話,強調兼顧防疫跟經濟、社會運作是我們的目標, 且在疫情之下,台灣經濟仍穩定成長,證明我們有能力面對挑戰,她向全民喊話「病毒越近, 我們就要越冷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