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度顯學免疫療法 有助減少化療副作用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72歲的邱媽媽,因排便出血就醫,經由大腸鏡檢查發現,腸道中有一小突起不斷出血,手術後檢驗顯示,腫瘤雖小卻已轉移至淋巴,因而被診斷為第三期腸癌,但在化療期間,卻出現白血球不斷下降等副作用;因此,醫師建議,搭配雲芝多醣免疫調節劑治療,使得白血球指數恢復正常,肝、腎功能等也都正常,連手麻等副作用都趨近於無。

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登報告顯示,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已與女性乳癌並列第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魏柏立說明,事實上,第一、第二期的腸癌治癒率超過八成,只要善用政府健檢措施,如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發現都可治療。且以第三期之後的腸癌5年存活率來看,國內數字不如國外理想,約在50~60%,但也有一半以上的治癒率。

魏柏立主任指出,目前腸癌治療皆以手術切除腫瘤為主,第三期之後再以化學治療輔助,而在醫學科技進步之下,也越來越多人不排斥化療。腸癌的化療主要是5FU搭配鉑金類藥物,接受化療後的存活率也提升至八成。

癌症治療有手術切除、化療及放療外,醫學上並興起免疫療法,且於近日被全球頂尖的學術期刊《科學》雜誌評選為年度「學術重大突破」。魏柏立主任指出,大腸直腸癌的化療大約需要半年,若半途因副作用而放棄治療就前功盡棄。免疫調節劑中,如雲芝多醣體,於日本已核准用於胃癌、腸癌及部分非小細胞肺腺癌,臨床經驗超過20年;日本大型研究中顯示可大幅改善化療不適,2012年的研究中更指出,有使用雲芝多醣體的化療患者,復發率較無使用者降低了30%,臨床上也顯現出可以降低化療中的末稍神經毒性,降低手麻等症狀。

民眾對於化療的刻板印象不外乎是副作用難以忍受,不過,魏柏立主任說,其實整體病人都可接受,只有少數個案抗拒,選擇其他民間療法等偏方;他並強調,患者千萬不要相信沒有實證醫學的療法,沒有療效還好,最怕是反而傷身、加重病情。目前治療講求個人化,若有手足症候群、手麻等症狀出現,醫師會視情況減少劑量,或者搭配雲芝多醣免疫調節劑治療。

雲芝多醣免疫調節劑與一般保健食品不同,屬於衛福部核可的藥品。魏柏立主任補充,患者應盡量保持正向態度,並配合醫師叮嚀,遠離偏方,多吃天然蔬果、少吃紅肉、均衡飲食,避開危險的生活習慣,反而比服用保健食品還有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35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對抗肥胖,除了少吃多動外,其實想要達到最佳體態,可透過中醫調理的方式,配合良好的生活習慣,達到健康瘦身;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董懿容指出,通常會針對體質的不同而對症下藥,像是針對外型體質上,就可利用穴位按摩幫助改善。像是下半身臃腫的民眾,可針對胃經、膽經以及足三里穴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0年進行全國抽樣調查顯示,台灣國小一年級學童近視率高達21.5%,國小六年級提高為每10人中,就有6名學童近視,大學則增加為每10個學生中就有9人近視;為了向「惡視力」宣戰,保護學童視力健康,新竹市已介入學校保健教育,藉由學校、家長和社會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忽冷忽熱,尤其好一段時間沒見到陽光,小心有可能會引起憂鬱的現象;高雄長庚醫院身心醫學科臨床心理師劉銘雄指出,臨床上就有患者發現自己心情莫名的不開心,進一步了解,發現患者的情緒竟與寒流來襲的時間點相同。其實若處於情緒低落的狀態,不但有可能會拖延工作,甚至影響日常生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為提供民眾更好的醫療品質,彰化基督教醫院啟用2台高階1.5 T磁振造影系統,此大孔徑全身影像磁振造影,能夠更快速、精密的診斷。該院院長郭守仁表示,未來民眾進行健康檢查,不需要付出龐大費用,就能使用高檔的健檢儀器,使中台灣的民眾能享受與北部醫學中心等級一般水準的檢測。彰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