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彰化媽媽自編空汙教材 搶救過敏兒│財訊雙週刊

曾以PM2.5勸退國光石化在彰化興建的彰化醫界聯盟志工張淑芬,現在將重心轉往推動空氣品質環境教育上,培育未來環保小尖兵。

文/洪綾襄

M2.5是一種懸浮微粒,會讓人得到心血管疾病!」6歲的子慶背著雙手,故作成熟的嗓音發表他對PM2.5的觀察與學習心得。「今天彰化的空氣品質很差,有一大塊都是紅色的(超過65微克/立方米)!」9歲的梅子在一旁補充。

來到彰化市民生國小旁的社區民宅中,張淑芬和王蕙芸兩位媽媽正與各自的兒女埋首於電腦與眾多PM2.5書面資料中。日前她們以PM2.5為主題報名參加了環保署舉辦的「看見台灣 創意教案徵選活動」低年級組,由於4月底的第二階段甄選時要讓小學三年級的梅子與一年級子慶、小勛上台向評審報告,媽媽們利用放學後、才藝班前的空檔時間,加緊敦促兒女們複習。

彰化媽媽自編空汙教材 搶救過敏兒│財訊雙週刊

家有過敏兒不能輕忽
主動編教材 推廣PM2.5衛教

「PM2.5濃度低的時候,從我房間的窗戶就可以看到台中龍井火力發電廠的煙囪唷!(距離約20公里)」子慶主動向來客說明。儘管淑芬和蕙芸兩人均非教育背景,3名低年級小學生玩心又重,對於能否晉級實在沒什麼把握,但看到孩子們因為自己蒐集教材,現在懂得應用在生活中,還會上網從Google Maps看固定汙染源台化、六輕在哪裡,媽媽們臉上滿滿都是成就感。

曾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員生分院擔任管理師的張淑芬,原以家庭為重退隱職場近10年,3年前因參與反對國光石化、協助組織彰化醫界聯盟而認識到PM2.5的重要性,再加上兒子子慶得過肺炎,痊癒後呼吸道仍相當脆弱,讓她相當關注空氣品質議題。因此在2011年國光石化確定終止興建後,將重心轉向推廣PM2.5環境衛教上。

一樣在學校擔任晨光媽媽志工的蕙芸,也因為兒子小勛是嚴重的過敏兒,容易鼻塞、夜咳,因而認同台灣應更重視懸浮微粒的監控管理,更有感於國小教材中對空汙教育付之闕如,兩人決定一起編排教材參加比賽。

「彰化的氣候很適宜人居,但空氣品質很差,這意義完全不一樣,」蕙芸說,有時候孩子不自覺地常挖鼻孔並不是壞習慣改不了,而是因為細懸浮微粒作祟,導致過敏鼻塞、甚至流鼻血,若不注意、惡化下去會變成氣喘。

環保小尖兵應用生活中
肉眼測濃度 拒買塑膠玩具
 
本身也是敏感體質的淑芬認為,很多民眾知道後還是漠然以對,「危險的食物可以選擇不吃,但空氣不能選擇不呼吸,因此很多人在無奈之下選擇忽視,」習慣了這樣的空氣品質,只要不痛不癢就無所謂,是她們在推動時常會遇到的困境。但她們還是希望從自身開始,在學校早自習的晨光時間用40分鐘和小朋友補充學校老師很少談及的環境與公共議題。

大人滿心憂慮,孩子卻以學習為樂。梅子熱切地說,要是早上上學時從市區看不到南投的九九峰(能見度30公里,表示是健康的區間),就要注意PM2.5數值,所以每天早上她都會看看九九峰。

此外,運動的時候吸入的PM2.5是不運動時的3倍,要是某天數值特別高,淑芬就會注意不讓孩子玩到很喘。不過她也坦言,達到防護PM2.5級別的N95口罩因為呼吸阻力較大,戴起來很不舒服,用久了也會阻塞,因此她還是讓孩子用一般的三層布口罩,在上下學的交通尖峰時時都要配戴。

淑芳說,小朋友很早接觸環境教育,對節能減碳就會特別有感。現在孩子若吵著要買玩具,只要對他們說,「玩具都是用石化工廠生產的塑膠製造的,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負擔,搞得地球已經生病了,還要亂買玩具嗎?」他們竟然會因此改變主意,甚至會以環保小尖兵之姿提醒,「媽媽也不能亂買唷!」

【原文刊載於《財訊雙週刊》448期,更多精采內容請上《財訊雙週刊》官方網站;《財訊雙週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俄羅斯有位5歲小女孩,她一出生心臟就長在胸腔外面,因此又被稱為「天使之心」。她四處尋求醫師的診治,最後波士頓的兒童醫院同意為她進行手術治療。 這位名叫Virsaviya Bathsheba的小女孩,出生時,心臟就長在胸腔外面。因為情況過於罕見,因此在尋求治療時,遭到許多醫師的拒絕。最後,波...

閱讀詳情 »

新一代大腸內視鏡NBI揪瘜肉更精準!致癌率高的瘜肉,是從不到厚度0.5公分的「扁平腺瘤」開始發生,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羅鴻源形容,這類型的腺瘤就如同「火腿片」,不太能透過傳統白光內視鏡發現,隨著無痛內視鏡窄頻影像(NBI)內視鏡技術的問世,可彌補傳統內視鏡的不足,是早期預防大腸癌的一大利器。台灣...

閱讀詳情 »

眼周浮腫長年不消,可能是藏腫瘤!台灣一位30歲右眼皮浮腫,另一位是21歲女性有左眼皮浮腫困擾,近幾年有越來越腫的趨勢,常讓人感覺沒精神,明顯影響外觀,且睜眼時覺得卡卡、重重的,於是求助整型美容科治療,希望除去上眼皮脂肪來改善,但診斷結果卻都出乎意料,眼皮浮腫並非脂肪造成,而是長了誤生瘤。替這兩名患...

閱讀詳情 »

台灣衛生部國健署公布103年台灣民眾死因統計結果,103年死亡人數為162,911人,死因以慢性疾病為主,惡性腫瘤居冠,已是連續第33年排名第一,每100人就有28人死於癌症;此外,肺炎是所有死亡率中上升最多的疾病。103年十大死因以慢性疾病為主,死亡率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