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微創牙周治療 讓患者展微笑

微創牙周治療 讓患者展微笑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一名62歲男性病人,在例行牙齒檢查中,發現左側上顎正中門牙牙齦些微浮腫,經牙周檢查後確認遠心處有個窄且深7mm的牙周囊袋和齒槽骨破壞,合併一系列的放射線與理學檢查,診斷是牙骨質撕裂。因為患部位於微笑美觀區,手術本身的創傷容易使得牙齦退縮,為了不影響美觀,選擇以微創方式,在顯微鏡輔助下,利用骨粉合併再生凝膠進行牙周組織再生,術後牙齦外觀維持完整,成功保留原來外貌。

新式微創牙周治療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牙科徐志中醫師表示,微創概念早在外科醫學行之有年,但微創牙周治療這個名詞是由近代義大利的牙周病醫師Cortellini與Tonetti等學者發揚光大,這類型治療的實踐,建構於過去數十年牙周再生材料與牙科顯微器材的蓬勃發展,也就是凝膠狀的牙釉基質蛋白(Emdogain)正好適用於微創手術的微小傷口。

牙釉基質蛋白本身具備抑制阻礙牙周再生的上皮細胞生長,促進成牙骨質細胞的生長及分化,刺激早期血管新生,有助於傷口癒合及有效降低術後的感染與不適的功能。另外,搭配骨粉進行牙周再生的效果也與傳統組織引導再生術相近,加上使用微創手術,能大大提升臨床上的操作便利性,減少手術時間。

顯微鏡幫助牙醫師看得更清楚

徐志中牙醫師說,牙科顯微鏡的輔助,不僅能讓醫師視野集中,使複雜細微的生理構造影像放大呈現,更讓原本需要高度專注力,費盡心神且連續不間斷的治療處置,能夠像「定格凝視」那樣,輕巧又準確地被醫師執行,不再只是憑藉「手感」與「經驗」來決定病灶處使否處理得當,更是親眼所見,在最小傷害下完成目標。

微創牙周手術並非適用所有病例

然而,微創式牙周手術當真百利而無一害,能完全取代行之有年的傳統術式嗎?雖然微創牙周手術有諸多好處,但不能全面適用於所有病例,必須是由有經驗的醫師,加上謹慎篩選適合條件的患者,才能將此類型手術的優點表現的淋漓盡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7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西洋情人節又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期間,國民健康署呼籲,情侶在過節浪漫氛圍下,除對危險約會情境要警覺外,要注意落實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勤洗手,以防止密切接觸時造成病毒傳播。約會自我保護5原則 多一點小心多一點安心學習正確健康的約會態度,並遵循自我保護原則,才能享受浪漫節...

閱讀詳情 »

本文原稿刊登於國民健康署營養及健康飲食專文專區(連結) 生酮飲食是近年來減重族群很喜歡嘗試的飲食法,與均衡飲食有極大的差異。 根據「每日飲食指南」(連結)建議,均衡飲食的熱量組成約有50%由碳水化合物提供、蛋白質將近20%(約16-18%)、脂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曾柏亨/高雄報導】業績一把罩的小劉,房事也很了得,他把與老婆床笫之間的歡愉視為工作壓力的紓解。然而幾個月前開始發現,那話兒越來越不聽使喚,過去堅挺幾小時都不成問題,現在進入後沒幾下就「洩洩」再連絡。後來擔心太早軟掉,無法負起男人應盡的義務,竟開始喃喃自語唸起佛號加持藉以轉移注意力,結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根據交通部統計,截至2019年底,機動車輛登記總數共有2211萬台,其中過半數是機車,全台各地也因公共交通建設不同,多數民眾仍靠機車代步,因此交通事故也多。交通事故亡魂 50歲以下年輕人居多台灣外傷醫學會推估,每年平均有4萬人因外傷導致中重度殘障,其中有約7000人死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