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兒砰砰「好緊張」! 心房顫動誤當恐慌症

心兒砰砰「好緊張」! 心房顫動誤當恐慌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整天心臟砰砰跳!一名女性病患,日前突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不管如何深呼吸、調息都無法擺脫莫名的緊張感,一開始直覺自己得了恐慌症,求助身心科醫師,沒想到進一步檢查發現,竟是心房顫動發作,心跳亂了拍子、一路狂跳,如果不幸引發血栓入腦,甚至可能腦中風倒下。
收治病人的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卓翰表示,問診後發現,女子不但本身有甲狀腺機能亢進,還有家族病史,媽媽也有類似困擾,完全符合心房顫動的兩大地雷。
心房纖維顫動就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除了本身有高血壓、心衰竭、瓣膜性心臟病等慢性病史者,以及65歲以上老人族群,屬於高危險群之外,還有不少人在首次發作之前根本毫無症狀,或是年紀輕輕,直呼不敢相信。 
李卓翰強調,女子還算幸運的,過去有不少人突發缺血性腦中風,回頭一找原因,才赫然發現,元凶就是心房顫動發作、心臟打出血栓流入大腦,成為常見病因之一。 
李卓翰說,心房顫動可區分兩類,如果第一次發怍後、症狀仍持續超過一年以上,屬於慢性心房顫動,通常就難以再把心跳調回正常頻率、規律「跳不回來了」,只能靠藥物拉住心跳速度不要超過正常心跳太多,以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為治療目標。 
至於,陣發性心房顫動則可用藥物治療,維持正常心跳,即休息時每分鐘不超過80下、運動時不超過110至120下,避免心跳跳針跳過界。 
李卓翰指出,傳統治療藥物有較多禁忌,除了本身也易引發心律不整之外,跟其他飲食、藥物的交互作用也較多,像與抗生素、抗黴菌藥物或葡萄柚合併使用時,恐造成毒性更強或藥效不夠,但新一代抗心律不整藥物Dronedarone相對副作用小、交互作用也少,更是目前證實可以降低因心血管事件住院或死亡率達2成4的藥物。但非所有心律不整患者皆可用,須經醫師診斷並評估病患臨床狀況,方能處方使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2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腸道有「第二個大腦」之稱,如果腸道壞菌多,就會影響健康;腸胃科醫師指出,腸道壞菌多,和葷食太多有關,飲食上應儘量多吃青菜水果,可以增加腸道好菌,或是補充益生菌也是好方法。 研究:失智症吃乳酸菌可改善病況 身體不健康,和飲食有很大關係,甚至有研究發現,失智症也和腸道壞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致壞膽固醇狂飆到500  家豪(化名)是廚師,算不上胖,自從30歲出頭第一次急性心肌梗塞被救回一命,他才知道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達400到500(mg/dL),居然是正常人的4到5倍,這數值意謂著血太油會堵住血管造成硬化狹窄。然而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中年女性,尤其是冬天,病況會更加嚴重,在做完家事後,手指就會特別僵硬和疼痛;醫師提醒,寒冷的冬天,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熱敷雙手,可以改善手部的僵硬與疼痛等不適,而且用暖暖包會較方便。 好發於40-60歲中年女性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喝母乳最好!台灣最近幾年都有在推廣baby喝母乳,因為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不過,小兒科醫師提醒,寶寶喝母乳之外,還應該要補充維他命D以及鐵劑,可增加鈣質吸收使骨骼發育正常,而且應補充鐵劑以免出現缺鐵性貧血。 哺餵母乳可提升新生兒免疫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