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狂跳「癱軟馬路上」 心房顫動誤當恐慌症

心狂跳「癱軟馬路上」 心房顫動誤當恐慌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軍瑋報導)

一顆心「噗通、噗通」的狂跳,吸不到氧氣,一名男性病患,日前走在大馬路上就突然感覺心跳加速,快到缺氧,整個人無法走路,只能就地癱軟在街邊呼救,一開始還以為是恐慌症發作,就醫檢查才發現是更致命的心房顫動,心跳已經飆破180下,甚至逼近200大關。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科主治醫師胡瑜峰提醒,須積極接受治療、按照醫囑用藥才是保命之道。

七成發生在老人身上 易與恐慌症混淆

胡瑜峰醫師表示,心跳快、喘不過氣,臨床的確有不少病患錯把心房纖維顫動當成恐慌症發作,只是恐慌症心跳再快,也大多不過100上下。

不規律心跳快又亂、心悸、呼吸急喘、走路無力、頭暈、胸口悶等,皆是心房顫動的典型症狀。根據統計,在台灣,心房顫動是標準的「老人病」,年紀越大越容易發作,尤其是合併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心衰竭、心肌肥大等者,風險更隨之增加。

胡瑜峰醫師說,心房顫動患者有70%都在65歲以上,超過75歲以上者,比率也有10%至15%,除了年紀是最大危險因子之外,致病因素還包括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及心房瓣膜病變等,而心房顫動最怕引發中風、心衰竭、心缺氧等嚴重後果。

2至3成無明顯症狀 應定期健檢

值得注意的是,約有2至3成的心房顫動患者沒有明顯症狀,有人直到健檢才意外發現自己有心房顫動,且已經變成慢性的心房顫動,想恢復正常心跳已經不可能。

積極用藥保命 新一代藥物可減少住院及死亡率

胡瑜峰醫師指出,針對早期心房顫動患者如陣發型心房顫動,由於有較嚴重的症狀且還有機會恢復正常心跳,多半會積極用心律不整藥物以控制患者在正常心跳。除了現有藥物以外,新一代的抗心律不整藥物如Dronedarone,可減少因心房顫動引發心血管住院事件及死亡的合併發生率達24%,但不適用於心衰竭住院與永久型患者。另外,使用經導管電氣或冰凍燒灼,破壞掉心臟亂放電的異常肌肉,也可達到良好療效,一年內成功率可達8成至8成5;至於已經拖久變永久型的心房顫動者,只能退而求其次,用藥維持穩定,別讓心跳太快,減少心臟損害。最後以藥物預防中風的發生也是十分重要。

胡瑜峰醫師提醒,單次發作時間越久、發作頻率越頻繁,都會造成心房顫動越來越糟的惡性循環,唯有積極接受治療、按照醫囑用藥才是保命之道,至於坊間流傳魚油、Q10等護心保養品,並沒有臨床共識證據確認有功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0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炎炎盛夏,除了汗流浹背,雙腳也會因為悶在鞋子裡而流汗,進而容易有腳臭;皮膚科醫師提醒,當出現腳臭,雙腳就極易滋生細菌,也因而會使得香港腳上身,最好是能維持雙足乾爽、透氣,並盡量降低細菌在鞋子裡滋生。一般健康的腳底分佈著高達25萬個以上汗腺,雙腳若因長時間被悶熱的鞋襪所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現代人願意養孩子的人愈來愈少,但願意砸大錢養寵物的人卻愈來愈多!獸醫師提醒,暑假不少民眾都會闔家出遊,家裡有養寵物的也不忘帶狗一起去郊外踏青,但此時飼主們一定要格外注意蚊蟲叮咬和寄生蟲的問題。台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楊靜宇指出,跳蚤、壁蝨和心絲蟲是寵物...

閱讀詳情 »

原料:蓮子、百合各60克,銀耳28克,冰糖240克。制法:1.蓮子、百合、銀耳均加工洗淨,加冷水泡軟。2.泡軟後加清水640克,​​放冰糖,入籠蒸熟即可食用。3.分2次服用,每日1~2劑。效用:補益脾胃,養心生津,養心安神,抗癌防癌。說明:凡腫瘤病人食慾欠佳,營養不良,食後脘脹,心悸不安,夜眠多夢...

閱讀詳情 »

最近的一些詳盡的關於長壽方面的科學研究顯示,我們可以幫你把死神遠遠地拒之門外。當然,我們不可能讓你奢望長生不死,但我們起碼可以讓你活得更科學,也更健康。 到海邊去曬太陽可以使你增加3.3歲 經常見不到陽光的人可能會發生很多危險。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係的一項情感障礙研究顯示,缺少光亮可能導致抑鬱症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