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臟病年輕化! 29歲男心衰竭險送命

心臟病年輕化! 29歲男心衰竭險送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年輕也會得冠心病?!一名29歲男性因長期吸菸、不當生活習慣,體重竟高達一百公斤,日前因心臟衰竭併發肺水腫,送醫治療經心導管檢查後,發現心臟血管出現狹窄,兩條血管皆阻塞,緊急進行心導管手術,並植入聚合物組成的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術後恢復良好,且不用為了金屬支架永久存留體內,為後續治療上的疑慮感到擔心。

收治這名患者的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宋思賢主治醫師說,使用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最大優點為「不會留下任何東西在身體內、能讓血管恢復自然收縮與舒張的功能」,甚至可有效恢復血流暢通,因模架為聚合物組成,約一至兩年會逐漸被人體吸收,轉變成二氧化碳跟水,回復血管自然功能,此新療法今年全台各大醫院開始引進,是治療上新選擇。

近期於美國華盛頓舉辦的「介入性心血管醫學年會」(TCT),發表一項大型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採用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術後心絞痛的發生率,比起金屬塗藥支架來的低。對此研究結果,宋思賢補充說明,心絞痛的成因一為連結心臟的血管阻塞無法運送足夠血液至心臟肌肉,造成缺氧情形,另一為血管沒有堵塞,但血流循環不好,而造成胸悶胸痛的情況。

宋思賢指出,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和傳統金屬支架比較起來,再狹窄的情況其實並沒有太大差異,金屬塗藥支架雖然可以減輕血管再狹窄的發生,但有血管彈性降低的問題,因此人體活動時血管收縮舒張,血流增加較易有不適感;至於使用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的患者,因模架於人體吸收後血管恢復彈性較好,血流正常,因此心絞痛率才會大幅降低。

宋思賢表示,心臟支架植入體內後,若無遵照醫囑服藥容易產生血栓反應,甚至出現心肌梗塞的情況,致死率高達七成;植入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術後需要搭配一年的藥物治療,以維持血管暢通,但無論如何,最重要的還是要屏除不良的生活習慣、戒菸,才能降低冠心病的發生機率。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戒除不良習慣、以保身體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90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來自台中的余老先生,今年75歲,長年受到眼皮下垂困擾,不僅看起來沒精神,更常因雙眼痠脹疲勞影響生活品質。透過醫師建議,近期接受眼瞼下垂矯正手術,終於擺脫多年來的疲勞沉重感,外觀更顯得精神奕奕。衛福部豐原醫院眼科醫師呂姿瑢表示,眼皮張開由提眼瞼肌控制,隨著人體老化,提眼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根據100年癌症登記資料指出,台灣每5位癌症病友,就有1人未在診斷後3個月內接受治療,導致1年死亡率高達55%,比即時就醫死亡率高出3倍,未能及時治療,常為癌症患者帶來遺憾。對此,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和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一同呼籲大眾,應掌握「抗癌關鍵 4GOOD ― 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侷限誘發療法主要是因中風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動,常使用健側肢體而發明,根據研究證實,這樣復健方式不但能強化患者上肢動作,也能有效提升活動執行力;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洪明燦指出,主要是透過限制健側上肢,幫助患側肢體能多活動,增加使用機會。透過讓患側肢體大量的練習訓...

閱讀詳情 »

肥胖,特別是兒童肥胖,根據專業醫療人士的觀察,正在全球各地急遽增加當中。或許有人會認為小時候胖胖的很可愛,沒關係,反正長大再減肥就好。但是,最新的研究調查卻發現,春青期的肥胖,到了中年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竟然比一般人高出兩倍之多。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表示,肥胖跟癌症之間密切的關聯性,另外全球每年罹患大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