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必看!有便意不要忍!長期便秘後果嚴重! 都市人群便秘多因『壓抑便意』...(歡迎分享)

必看 有便意不要忍!長期便秘後果嚴重! 都市人群便秘多因『壓抑便意』...(歡迎分享)
「便秘發生率很高,在自然人群中達到6%。分清類型再治便秘  由於人體排便是一個腸道運動和盆底功能相互協調的過程,可以將功能性便秘分為慢傳輸型便秘、排便障礙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三類。
 

  「便秘發生率很高,在自然人群中達到6%。」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消化內科醫學部首席專家胡品津教授在該院舉行的大型慢性便秘義診上表示,最新的便秘診治指南顯示,它有兩個年齡高峰:30~40歲人群以及60~70歲人群。其中中年人多發便秘往往是因為不重視排便甚至壓抑「便意」所導緻。日前,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處獲悉,該院消化內科與中西醫結合肛腸外科共同啟動了慢性便秘門診,對慢性便秘進行內外聯合的多學科治療。

  長期便秘後果嚴重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大腸肛門病主任委員、中山六院中西醫結合肛腸外科任東林教授介紹到,和其他疾病相比,便秘的患病率和疾病負擔被低估,它的患病率超過許多常見疾病。據美國的一項研究指出,該國平均報道的便秘的患病率估計在12%-19%之間,僅次於高血壓。另外,患病率隨增齡而上升;經濟水平較差者患病率高;39%–67% 的患者病史大於3年;女性比男性多見。

  便秘的問題可以很嚴重,因慢性便秘而死也並非天方夜譚。大便幹結引起排便困難,造成腹腔壓力升高,血壓升高,誘發心絞痛、心律失常、心梗、腦梗等。任東林指出,我國相聲演員馬季當年也是死於馬桶上,死因是用力排便導緻的心髒病突發。嚴重便秘還可造成急性腸壁壞死、破裂、穿孔、扭轉,嚴重時也會緻死。

  便秘對健康的長期影響大。首先,便秘導緻腹脹難受,消化功能也會受損。其次,它會加重疾病,讓心腦血管疾病愈發嚴重,因為用力排便會加重心髒負擔。再次,大便堆積在腸子裏久不排出,糞便的殘渣就會在腸道裏分解而產生苯、氨等有緻癌作用的化學成分。最後,便秘對於患者也有重大心理影響,易造成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而且越焦慮,越難拉出大便,「北京的一項流行病學研究指出,超過一半的頑固便秘患者有心理問題」。

  太忙讓便意忽視或壓抑

  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纖維素和水分攝入過少、活動量減少和環境改變。便秘也可以因旅行、懷孕以及飲食改變等因素而加重。另外,有些人也因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經常忍住便意而導緻便秘,特別是都市人群,經常處於「步履匆匆」的狀態,趕着上班、趕着開會,有了便意,常常會因為過於忙碌而忽視或壓抑。「等一會兒再去吧」,殊不知,便意也會轉瞬即逝,等他們有空時,很可能已經沒有便意了,便錯失了這天規律排便的良機。

  專家們指出,便秘是種常見疾病,平時應注意飲食,保證日均飲水量2升以上,多吃蔬菜水果,適當運動,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過度緊張、抑鬱。此外,發現便秘後,切忌自行長期服用通便藥物,尤其是果導片、番瀉葉等刺激性瀉藥,建議到正規的專科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分清類型再治便秘

 

  由於人體排便是一個腸道運動和盆底功能相互協調的過程,可以將功能性便秘分為慢傳輸型便秘、排便障礙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三類。

  胡品津強調,必須要明確是哪種類型,方可實施治療。他指出,一些相應的檢查包括胃腸傳輸試驗、肛門直腸測壓、排糞造影MR等可以幫助醫生正確的分型。同時,還要排除其他疾病造成的便秘,如腸道腫瘤、慢性腎病、糖尿病等,便秘也常與硬皮病、甲狀腺疾病、多發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病、脊髓損傷等疾病密切相關,此外某些藥物如止痛藥、鎮靜藥、抗抑鬱藥、利尿藥、鈣劑、鐵劑也與便秘有關。

  治療方面,對於慢傳輸型一般使用促動力藥物,不推薦長期使用刺激性瀉藥,如番瀉葉或一些中草藥制劑(如腸潤茶),否則易導緻結腸黑變病,增加緻癌風險;對於排便障礙型患者,一般采用生物反饋治療,這是一種生理電刺激治療方法,可以改善肛門直腸協調性和敏感性,建議按療程進行,每個療程10次,每次約30分鍾,通常進行2-3個療程;對於混合型,則需要上述2種方法同時進行。任東林則介紹到,對於頑固性便秘的患者,若藥物、理療均不能解決問題,在結合患者意願的情況下,可考慮手術治療。

  自測

  你有慢性便秘嗎?

  ● 便秘是一種症狀,其特征為排便次數減少、排便困難,或兩種症狀兼備

  ● 慢性便秘定義為這些症狀存在至少3個月

  ● 對慢性便秘的診斷近年來提出了量化的指標:即在不用通便劑的情況下,在過去6個月中至少12星期連續或間斷出現以下2個或2個以上症狀:

  ①>1/4時間有排便費力;

  ②>1/4的時間幹球糞或硬糞;

  ③>1/4時間有排便不盡感;

  ④>1/4的時間有肛門直腸梗阻/堵塞感;

  ⑤>1/4的時間有排便需用手法協助;

  ⑥>1/4的時間有每星期排便<3次

歡迎分享~~~~~~~~~~~~~~~~~

 

其他閱讀:

大醫院醫生不告訴你的祕密之:

『醋浸葡萄乾』自由基的最佳剋星,防癌!

改善惡性皮膚炎...(歡迎分享)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4708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骨科技術日新月異,活動式半人工膝關節置換是個嶄新的手術,然而目前並非所有的醫療院所皆有引進該換置技術,高雄市立民生醫院骨科團隊成立「微創活動式半人工膝關節置換訓練中心」,院長顏家祺醫師表示,微創訓練中心將協助他院的骨科醫師快速、清楚了解關節置換所需技術、並提供技術臨床諮...

閱讀詳情 »

年長者注意,骨質疏鬆可能會導致脊椎壓迫性骨折。高齡96歲的周老先生某天彎腰準備坐下時,背部「喀」一聲並劇痛,整個人無法站直、疼痛難忍,就醫檢查後發現是骨質疏鬆導致的脊椎壓迫性骨折。 原以為只是輕微扭傷,休息幾天就會好,沒想到症狀卻越來越嚴重,連簡單的坐、臥,都會牽引出劇痛,就醫確診為骨質疏鬆所引發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0多歲的林太太,因為反覆腎臟結石,造成腎臟水腫併發急性腎盂腎炎、敗血症與急性腎功能衰竭,緊急住院治療。住院期間,醫師告知林太太,反覆腎臟結石的根本病因,可能與位在頸部的副甲狀腺有關,經過抽血檢驗以及頸部超音波掃描後,確定有右下副甲狀腺瘤合併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決定進行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仲夏之際,如因食材保存或調理過程稍有不慎,容易提高食品中毒發生機率。臺北市衛生局統計,108年4月至6月共13件食品中毒通報案,較107年同期10件,增加3件,衛生局特別提醒,民眾或業者在調理食品應謹守,洗手、新鮮、生熟食分開、徹底加熱及注意保存溫度等五大原則,預防食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