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恐截肢 老婦「脊髓電刺激」重拾笑容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70多歲的陳老太太,患有糖尿病多年,下半身總是感到疼痛,卻始終隱忍,一日與子女談天時,臉色突然沉重,出現痛苦表情,孩子這才發現事態嚴重,追問下,才曉得母親已承受這樣痛苦一年多,子女原本希望藉脊椎手術改善,但術後仍無法減輕疼痛,半年前經由醫師建議,透過脊髓電刺激療法治療,才順利緩解疼痛,找回母親臉上的快樂笑容。

莫名疼痛對民眾來說,可能影響睡眠品質及工作,不僅是長期的精神折磨,也會阻礙日常生活作息紊亂,甚至罹患憂鬱、焦慮等心理疾病。中山醫學大學附醫神經外科主任劉榮東說明,民眾因脊髓損傷或慢性疾病出現「頑固性疼痛」,這類型疼痛主要分為脊髓神經受損的「神經性疼痛」,與其他慢性疾病所引起的「非神經性疼痛」,後者若因血液無法充分供給下肢,又稱為「缺血性下肢疼痛」,若不適時處理治療,可能導致傷口潰爛,嚴重甚至面臨截肢危機。

「神經性疼痛」是腰部受到壓迫,疼痛感覺會由腰部向下肢傳遞;而「非神經性疼痛」則是由下肢往上傳遞。劉榮東解釋,根據統計,像陳老太太這類因糖尿病引起的「缺血性下肢疼痛」約占30%,顯現慢性疾病可能造成頑固性疼痛的嚴重性;若因為下肢組織受損,且經過六個月治療,包含藥物、手術或復健,仍無法改善疼痛者,則可考慮透過「脊髓電刺激療法」治療,以外科手術將電極導線置入脊髓腔,固定在對應的脊髓神經上,透過晶片調整電流量刺激脊髓神經,阻擋傳達疼痛訊號,進而讓疼痛感緩解;也可增進血管擴張暢通,大大降低截肢機率。

相較於脊椎手術,「脊髓電刺激療法」風險較低、併發症較少,平均87%患者都可獲得疼痛緩解,減少50%以上的疼痛比例。劉榮東解釋,「脊髓電刺激療法」仍屬自費,材料費用是一大考量,建議先經由專科醫師全方位審慎評估與溝通後,再接受此手術;若已接受「脊髓電刺激療法」患者,仍須定期回診,以確保晶片發揮最佳作用。醫師最後提醒民眾,隨著今年二代健保上路,民眾務必珍惜健保資源,才能讓真正需要幫助的患者獲得適當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16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春節結束後,緊接著到來的就是情人節,但近年來,恐怖情人事件頻傳,同居暴力、言語暴力等更是層出不窮,更有女子因為提了分手,而被男友砍殺致死。但現在,家暴保護更進一步了,立法院通過自2月起,家暴保護不限於「婚姻關係」、「同居關係」中的受害者,只要遭受到半慮的肢體或精神暴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老一輩總告誡準媽媽,懷孕中多吃核桃,可以讓寶寶補腦。現在有研究證實長輩的智慧是經得起考驗的!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指出,核桃、杏仁等堅果食物,可幫助寶寶的大腦發育。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天然、低GI食物都可以幫助寶寶或準媽媽的健康,不只是大腦、對於其他器官的發育也相當有幫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這次立委選舉之後,幾家歡樂幾家愁,竟然有人因此而耳中風!醫師指出,天氣冷,再加上過於勞累,如果又是三高族群,就易好發耳中風,一旦出現單邊耳朵突然耳聾,最好是能即時就醫診治。 天氣冷易出現 有人前陣子忙於為立委大選造勢,因為太過勞累,就這麼給病倒了,不但出現感冒,還有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高齡近100歲的張阿嬤,日前莫名尿量變少,並伴隨疲倦、沒胃口等症狀,家人擔心身體異常,帶至就醫檢查竟發現,血紅素遠低於一般正常人,且腎功能萎縮得非常厲害,確診為典型的腎性貧血。 紅血球生成素治療 收治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郭克林指出,患者抽血檢查發現,其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