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想要肌肉更發達?15大超強肌肉鍛煉方法!

想要肌肉更發達?15大超強肌肉鍛煉方法!

一、動靜結合法

  其方法是把動力練習和靜力練習有機的結合起來,先動後靜。即先做動力練習至極限,而後固定在需要鍛煉部位的角度上靜止用力6-8秒,可練2-4組。

  例如:動靜結合的彎舉(發殿肱二頭肌)先用60-70%的重量做6-8次,而後固定肘關節使上臂和前臂的夾角成90度,堅持6-8秒,做2-4組。

二、克制退讓結合法

  用動力練習(克制性收縮)重。复5-6次,做不起來後再做2-3次退讓性工作。這樣的結合能使肌肉得到更深的刺激。

  這是目前增大肌肉圍徑的有效方法。其做法是。要想發展那塊肥肉,先選擇只發展這塊肌肉的局部肌肉練習來訓練,做6-10次直到疲勞,使其衰竭,然後在3-5秒之內跑向別器械,做一個以發展這塊肌肉為主的綜合肌肉群練習,用79%的重量做到極限,這樣交替訓練4組左右,肌肉會感受到極大的刺激。

三、先衰竭法

  这是目前增大肌肉围径的有效方法。其做法是。要想发展那块肥肉,先选择只发展这块肌肉的局部肌肉练习来训练,做6-10次直到疲劳,使其衰竭,然后在3-5秒之内跑向另器械,做一个以发展这块肌肉为主的综合肌肉群练习,用79%的重量做到极限,这样交替训练4组左右,肌肉会感受到极大的刺激。

四、先疲勞再重複法

  先做綜合肌肉群練習,緊接著再做局部肌肉群練習。如至少有四塊肌肉參與的臥推,主要練習部分是胸大肌,肱三頭肌在最大用力時並未最大限度地參與用力。根據先疲勞再重複的原則,首先練臥推(採用超組數法),然後,臥在板凳上持啞鈴做飛鳥練習。

五、連續減重法

  開始用較重的重量做到極限(8-10次);緊接著由同伴減低重量後再做到極限(4-6次人再由同伴將重量再減小,再重複做到極限(4次左右),如此連續做3組左右,一使肌肉極度緊張,得到最大的刺激。

  例如:仰臥推舉(臥推)(80千克+70千克+60千克)/(8次+4次+4次)為一大組。

  又如;立姿彎舉(35千克+30千克+25千克)/(12次+6次+4次)為一大組

六、連續加重法

  其方法是先用輕重量做某一動作,輕鬆地完成練習後,緊接著加重練習使肌肉有所感覺,再加重做練習,一直到起不來為止,這種不斷加強度、加深刺激的方法,提高了肌肉的鮮明度。

七、借力強行法(先實後虛重複法)

  一在精疲力盡之後,還要藉助於身體其它部位的附加力量,做幾次不太規格的重複。

  例如:直立彎舉做不起來後,身體前傾然後向後擺動身體,兩臂借助這個擺動順勢屈肘,堅持再做2-4次。

  又如:臥推起不來後,立即做挺髖式臥推,用挺髖之力補充雙臂及購大肌用力之不足,這樣再堅持做2-4次,對胸大肌、三角肌前部、肱三頭肌和前鋸肌的刺激就會加深。

八、念動一致法

  根據優秀運動員的實踐得以練習中註意力高度集中,練什麼地方,想那塊肌肉極為重要,這樣會大大提高訓練效果。

  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經支配的卜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動員更多的肌纖維參加工作。因此,練某一動作時,就應有意識的使意念和動作一致起來,即練什麼就想什麼肌肉工作。例如:練立式彎舉,就要低頭用雙眼注視自已的雙臂,看肱二頭肌在慢慢地收縮。

九、同類動作組合法

  把發展同一群(或一塊)肌肉的相類似練習採用不同器械、不完全相同的動作組合在一起集中依次練習,加深對該組(或該塊肌肉)肌群的刺激

  例如,為發展肱二頭肌可選擇如下練習:

  1.立式彎舉:(60%/8-10)4

  2.輪換單臂彎舉:(65%/8)4

  3.斜板彎舉:(60%/6-8)4

  4.仰臥彎舉:(70%/5-6)4

  又如:為發展肱三頭肌可選擇如下練習。

 

  1.立式頸後臂屈伸:(60%/8)4

  2.弓身單臂臂屈伸:(70%/6)4

  身單臂臂屈伸;(70%/6)4

  3.仰臥臂屈伸:(65%/8)4

十、雙組訓練法。

  這種方法是採用兩倍的組數不休息地進行練習。通常有三種雙組珠

  1.一組做主動肌;緊接著下一組做對抗肌

  例如:一組做主動肌(如肱三頭肌),中間不休息接著做對抗肌(肱二頭肌)。

  2.以同樣的方法由可以連續用兩種不同的練習練同一塊肌肉。

  例如:一組做後深蹲(負荷約70%)8次,緊接著跑到另一器械做腿蹬出(負荷約70%)8次。

  3.同樣的動作做伊限次數後休息20-30秒,接著以同樣的練習和同等重量盡量多次重複。

  例如:為發展胸大肌採用仰臥飛鳥練習,先練仰臥飛鳥8-12Rm,休息20一80秒再用同重盡力做。

十一、難度遞減法

  開始練難度最大的練習;然後減低難度做同一動作;再進一步減低難度做同一動作,每次都要求做到極限。

十二、難度遞增法

  此種方法是先做低難度(角度小)的動作,再增加難度(如斜板的角度升高)做,直到增加到最高難度做到極限。這種方法是循序漸進的,因此不易受傷,但由於它逐漸增加難度並做到極限,因而增加了對肌肉的刺激,從而增加了肌肉的鮮明性。

十三、循環訓練法

  把同類的或不同類的動作編排在一大組內分設4-8個站,然後按序一個一個地進行練習,做到規定次數後即快速轉換到下站進行訓練。待所有的站都全部跑完,該大組訓練結束。訓練下來後,汗流滿面,心跳加快。這種訓練法是有氧訓練,對去脂減肥,增加肌肉線條的鮮明性大有好處。

十四、動作多變訓練法

  肌力訓練有一個規律,一當幾個固定動作,採用恆定運動負荷量訓練一階段後,肌體就會逐漸適應,肌力就不會提高或提高甚慢,此時應採用變異性訓練法以促使肌體發生變化,從而進入新的適應過程。例如,採用仰臥飛鳥(30千克/8次)4組,在訓練一階段後,胸圍提高甚微,則應適時變換訓練手段和方法採用斜板飛鳥等動作,增加訓練次數和強度來發展胸大肌,增加胸圍。

十五、聽從直覺訓練法

  高級健美運動員由於訓練經驗比較豐富,他會對訓練方法的選擇本能地作出反應,只有訓練有素的人才有,因此,應重視並聽從這些建築在實踐基礎上來安排不同的訓練手段,採用不同的訓練方法,進行有效地健美訓練,使肌肉發達,輪廓清楚、線條鮮明、形體健美。


每種訓練法都因人而異,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訓練法是最重要的!!

相關推薦

隊長胡金龍敲出中外野的陽春全壘打,東京巨蛋爆出來自台灣球迷的巨大歡呼聲。這一棒也幫助球隊在第6局,2比1領先美國。本場台灣隊的先發投手是32歲業餘強投吳昇峰,他前6局表現精采,詭譎的球路,讓美國強力打者頻頻吞下三振。吳昇峰一路投到第七局用球數破百,在兩出局一壘有人時,失投球不小心被美國第六棒Rook...

閱讀詳情 »

中華代表隊今天以2比3不敵美國隊,先發投手吳昇峰前6局完全壓制美國打線,在捕手張進德因抽筋提前退場後,投出偏高的失投球,就讓美國打者「咬住」挨轟吞敗。「一個打席就決定比賽勝敗」吳昇峰賽後受訪時哽咽坦言,當下很難過,對於那顆失投球挨轟,他將責任全攬在自己身上。世界12強中美大戰,前6局只讓美國隊敲出3...

閱讀詳情 »

LIVE SCOREVS.123456789RHE台灣001001000240美國10000020360第九局九局上半,美國換上迪克森投球,朱育賢上場代打,可惜打出外野飛球被接殺出局,接著王柏融、林泓育接連被三振,台灣一分惜敗美國。第八局八局上半,美國又換上第六任投手松恩,王勝偉、高宇杰接連被三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