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我十年腸癌爆增達十五萬人

我十年腸癌爆增達十五萬人(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在台灣,食物雖多元化,蒸炸炒煎等樣樣俱全,可說是全世界的「食物大熔爐」,雖能一飽民眾口福,並且成為我國的一大觀光特色,但也讓國人罹患大腸癌的人數不斷攀升!根據統計,我國大腸癌患者,十年之間累計增加156,340人,人數已達一個縣轄市人口標準,失控的數字,令人咋舌不敢逼視,此外,另一份來自台灣乳酸菌協會及亞洲乳酸菌聯盟的研究指出,因飲食習慣不佳,我國的腸胃道比起日本人來說,髒近三十倍,顯示台灣人飲食習慣的偏差,早已不可言喻!

 台灣人腸道好菌僅日人1/3

台灣乳酸菌協會歷經數年研究,動員亞洲5國10城市,透過便便DAN篩檢方式發現,台灣民眾的腸胃菌相特性集亞洲城市之大成,但值得注意的是Enterobacteriaceae(腸桿菌)竟為日本人的30倍!此外C. perfringens (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也多達日人的15倍。而代表好菌的雙歧桿菌,卻僅有日人的1/3數量。

探究其背後原因,飲食習慣為導致腸胃菌體失衡的主因,台灣人外食比例高、又傾向油炸、燒烤、高油脂、多肉少蔬果的狩獵型飲食偏好,再加以高壓忙碌的生活型態,使得腸胃菌叢改變,進而失衡,並且提高罹患腸癌的風險。對此,台灣乳酸菌協會榮譽董事蔡英傑教授提出「腸」命百歲的簡單五招,希望能保腸保健康,避免民眾遭腸癌纏身:

1)好順飲食,多喝水,少紅肉,每日五份以上蔬果/攝取全榖、根莖類等高纖食物,纖維質是找回潔淨腸道的最佳幫手,膳食纖維更有吸附毒素的效用,可降低大腸癌發生機率,幫助好菌停留體內。

2)好菌補充,多喝優酪乳/每日飲食指南建議1.5~2杯低脂乳品,對現代人來說,優酪乳是一舉兩得的選擇,既能獲得乳品營養素,又是補充好菌最便捷的方式,開始時建議飯後喝,養成天天喝的習慣後,隨時皆是飲用時機,並建議要選擇有國家健康認證的優酪乳,及通過耐酸與耐膽鹽測試的菌種。

3)好動健康/運動是健康的基本,成人應依照運動333原則,即每周3次、每次30分、心跳達130以上,不僅僅對腸道好,更對身體全面健康有幫助。

4)好吃慢食,飲食細嚼慢嚥/保持進食好心情,用餐時的情緒會造成食物於體內的影響,建議進食時保持放鬆和良好的心情,盡量別誤餐、暴飲暴食,避免消化不適。

5)好便養成,每日固定排便習慣/除配合飲食外,每日定時「蹲」一下廁所,讓腸胃養成固定排便習慣,讓毒素勿停留在腸道太久。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由於科技隨著時代在進步,現在生活中人手一支手機已是常見現象,但你有聽說過簡訊也能戒菸嗎?根據美國一項研究報告顯示,透過簡訊戒菸計畫的民眾,成功戒菸率竟可提高1倍。 傳遞正面訊息 幫助民眾戒斷菸癮 該項研究來自於喬治華盛頓大學,針對500名計畫戒菸的民眾們分為兩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62歲的李小姐,是家中的長媳,這幾年來一直照顧失智的婆婆,因為先生不願將婆婆去安置機構,為的只是擔心別人對他們眼光,認為他們不孝、不負擔照顧責任等。 但這樣長期下來,造成李小姐開始有睡不著、脖子僵硬、耳鳴、自述感覺快中風,也看過耳鼻喉科及神經科,能做的身體檢查都做...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氣溫逐漸升高,腸病毒疫情也來到了流行高峰,對此,中醫提醒民眾,除了透過洗手、環境清潔、均衡飲食等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降低感染機會外,平時也可利用中藥煮成的免疫茶來提升免疫力。 新生兒及3歲以下幼兒為高危險群 根據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楊紓怡醫師表示,腸病毒是經由接觸...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50歲的許先生雖然罹患糖尿病已有三年,但他在這段期間規律服用降血糖藥物,從未間斷。不料,上周在上班開會時,他突然臉色發白、全身冒汗,並出現心悸、發抖等現象,同事緊急將他送醫,這才發現他出現的是低血糖症狀。  「太」積極控制血糖  竟會造成低血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