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扁平疣易傳染 莫與粉刺混淆

扁平疣易傳染 莫與粉刺混淆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蘭君報導)臉上冒出丘疹莫輕忽,可能是病毒引起的扁平疣找上你!一位23歲女性,臉上經常出現一顆一顆的凸起物,原以為是粉刺或青春痘,就忍不住要把粉刺挑掉,痘痘擠出來,但不明的凸起物卻越擠越多,且感覺擠不出什麼膿,就醫檢查發現,那些一顆一顆的凸起物竟是「扁平疣」在作怪。

皮膚科醫師鄭惠文指出,扁平疣是顆粒狀的扁平丘疹,呈圓或不規則形,略突起而形成圓頂狀,邊界清楚,顏色可能為淺褐、粉紅或正常膚色。多是人類乳突狀病毒第二/三/十型所引起的皮膚感染,具傳染性,若沒適當處理,可能感染範圍會擴散。

鄭惠文提到,病毒疣主要是經由人傳人,或者是經由一些物體的傳遞而感染,例如地板、毛巾、把手、滑鼠…等,因此很有機會傳染給經常接觸的人,倘家中有免疫能力較弱的小孩或老人應當特別留意,且潛伏期約1-20個月,在感染後不一定會立即見到疣的出現。

治療方式主要原則目前有兩大方向,一者為「破壞去除」方式,有外用藥、電燒、燒灼藥水、雷射或液態氮等不同方式。外用藥治療時間較長,需要多次的門診;長在臉部等需特別注意美觀的部位,可使用燒灼藥水或汽化雷射將疣的組織除去;位於手、腳或面積較大的疣,則可考慮液態氮冷凍治療。目前又有「免疫調節」方面的外用藥膏,主要是透過提升人體的免疫系統,利用自體免疫力來殺死病毒。

在治療後,要注意傷口避免摳抓,以免擴散,有些潛在的扁平疣,容易治療後又發生,所以常有反覆發作的感覺,治療後會有暫時色素沉澱的情況,約3-6個月後會逐漸淡化。

預防方面,鄭惠文說,平時要碰觸公共用具時要注意清潔消毒,不要養成自行擠粉刺的習慣,倘有可疑症狀時,儘快就醫診治。

鄭惠文提醒,扁平疣有可能經過一段時間後慢慢的自行消失,外觀常被誤以為是粉刺、青春痘而忽略,但扁平疣本身具有傳染性,所以最好還是至皮膚科就醫加以鑑別治療,別自行擠壓,以免造成扁平疣的擴散,或是留下疤痕。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93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狂睡36小時 「類嗜睡症」上身現代人長期壓力大,普遍睡不好,但有些人卻可以連續睡覺超過36個小時,甚至會被懷疑是罹患嗜睡症!精神科醫師提醒,長期壓力大、營養不均衡及長期缺乏運動,可能會罹患「類嗜睡症」,民眾千萬要提高警覺。有位23歲的小李(化名)半年前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有位七十五歲退休公務人員方先生,多年前開始出現咳嗽,卻一直誤認為是心臟問題、支氣管炎而不以為意,直至4年前至中國旅遊,突然出現嘴唇發紫、呼吸困難、胸悶胸痛,結果被確診為特發性肺纖維化,也就是俗稱的菜瓜布肺,從此方先生開始了依靠氧氣機度日的生活。菜瓜布肺常見喘、咳、累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少子化世代 選好大學競爭力UP?少子化世代來臨,父母親都會想把最好的給孩子。今日青年是未來勞動力,而現代社會勞動缺口僧多粥少,各大公司攬才手段百出,職場競爭力是每個青年必須充實的能力。為搏得一副好飯碗,不斷跟時間賽跑,戰場從國小、國中持續到高中。而選大學有許多考量,更是...

閱讀詳情 »

身為一位上班族你也常會感到手腳發冷、腳抽筋,甚至有黑眼圈嗎? 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問題就是出在血液循環不好!造成氣血循環不佳的因素,除了久坐不動以外,高膽固醇、血壓、糖尿病都可能是成因。幸運的是,我們可以透過戒菸、飲食,以及運動來調整這種狀況。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調查發現,上班族平均光上班時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